伸筋草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本品匍匐茎呈细圆柱形,略弯曲,其下有黄白色细根。直立茎作二叉状分枝。叶密生茎上,螺旋状排列,皱缩弯曲,线形或针形,黄绿色至淡黄棕色,无毛,先端芒状,全缘,易碎断。质柔软,断面皮部浅黄色,木部类白色。无臭,味淡。
伸筋草的简介
【名称】:伸筋草
【别名】:石松、过山龙、宽筋藤、火炭葛、金毛狮子草、金腰带、狮子草、狮子毛草、立筋草、舒筋草、铺筋草、抽筋草、分筋草、过筋草、地棚窝草、筋骨草、绿毛伸筋、小伸筋、凤尾伸筋、蜈蚣藤、大地毛公、缠身龙、猫藤草、通伸草、山猫儿、老虎垫坐、盘龙草、烂腰蛇、宽筋草、穿山龙、
【药材类别】:全草类
【性味】:微苦、辛,温。
①《本草拾遗》:味苦辛,温,无毒。
②《本草求原):甘涩,平。
【归经】:归肝、脾、肾经。
①《四川中药志》:入肝、脾、肾三经。
【入药部分】:本品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干燥全草。
【产地和分布】:生于山坡,林缘或林内。生于低山的酸性土草地、阔叶林边及马尾松林中。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均有分布。主产浙江、湖北、江苏等地,湖南、四川亦产。
【形态特征】:石松,多年生草本。匍匐茎蔓生,分枝有叶疏生。直立茎高15-30cm,分枝;营养枝多回分叉,密生叶,叶针形,长3-4mm,先端有易脱落的芒状长尾;孢子枝从第二、第三年营养枝上长出,远高出营养枝,叶疏生;孢子囊穗长2.5-5cm,有柄,通常2-6个生于孢子枝的上部;孢子叶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而具尖尾,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孢子囊肾形,淡黄褐色,孢子同形。7、8月间孢子成熟。
伸筋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止咳;解毒。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黄疸;咳嗽;疮疡;疱疹;烫伤。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
①《本草拾遗》: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
②《滇南本草》:下气,消胸中痞满横格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去年久腹中之坚积,消水肿。
③《生草药性备要》:消肿,除风湿。浸酒饮,舒筋活络。其根治气结疼痛,损伤,金疮内伤,去痰止咳。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舒筋,消炎。治关节酸痛,带状疱疹。
⑤《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血,祛风散寒,止痛。治腰腿酸痛,风湿性关节肿痛,月经不调。
附方
①治风痹筋骨不舒:宽筋藤,每用三钱至一两,煎服。(《岭南采药录》)
②治关节酸痛:石松三钱,虎杖根五钱,大血藤三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关节酸痛,手足麻痹:凤尾伸筋草一两,丝瓜络五钱,爬山虎五钱,大活血三钱。水、酒各半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④治小儿麻痹后遗症:凤尾伸筋、南蛇藤根、松节、寻骨风各五钱,威灵仙三钱,茜草二钱,杜蘅五分。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⑤消水肿:过山龙五分(研细末),糠瓢一钱五分(火煅存性),槟榔一钱。槟榔、糠瓢煨汤吃过山龙末,以泻为度。气实者用,虚者忌。(《滇南本草》)
⑥治带状疱疹:石松(焙)研粉,青油或麻油调成糊状,涂患处,一日数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⑦治关节疼痛:石松9g,虎杖根15g,大血藤9g。水煎服。方中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为君药。(《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四川中药志》:孕妇及出血过多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