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药材具有十分良好的药效,但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它的使用说明,只有正确的使用才能药到病除,否则后患无穷。大风子是我们常用的一种中药材,大风子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海南大风子的成熟种子。大风子分布于我国台湾、海南及云南等地;海南大风子分布于海南、广西等地。具有祛风燥湿,攻毒杀虫之功效。常用于麻风,杨梅疮,疥癣,酒皶鼻,痤疮。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大风子以及大风子伤口外用。
大风子为常绿乔木,树干直立,枝伸长。叶革质互生;叶柄长0.6-3cm;叶片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0-30cm,宽3-7cm,先端钝尖,基部钝圆,全缘,两面无毛;侧脉8-10对,网脉明显。花杂性或单性,1-数朵簇生,花径约2cm,花梗长1-4cm;雄花萼片5,卵形;花瓣5,卵形,黄绿色,能育雄蕊5个,花丝短而肥厚,外轮雄蕊通常退化成鳞片状,着生瓣基,中央有退化子房;雌花的退化雄蕊合生成纺锤状体,子房卵形,被长硬毛,花柱粗短,被柔毛,柱头5裂,常成冠状反卷。浆果球形,直径6-12cm,果皮坚硬。种子30-50颗,卵形,略呈多角体状,外种皮角质,胚乳丰富。花期1-3月。海南大风子:又名米康茄、尾加木。乔木,高6-9m。叶互生;叶柄长约1.5cm;叶纸质或薄革质,长椭圆形,长8-14cm,宽3-6cm,先端急短尖而钝头,基部楔形,全缘或具不规则的浅波状锯齿;侧脉纤细,每边7-8条。总状花序腋生,长1-1.5cm,无毛;雄花:密集,萼片4,椭圆形,花瓣4,肾状卵形,边缘有缘毛,雄蕊12,花丝疏被短柔毛,花药呈圆形,雌花:花被与雄花的相似而略大,退化雄蕊约15,子房卵状椭圆形,密被黄色绒毛,1室,侧膜胎座5个,胚珠多数,花柱缺,柱头3裂。浆果球形,直径4-7cm,密被褐色柔毛,果皮革质。内含种子约20颗,略呈三角状卵形,长约1.5cm。花期4-9月,果期5-10月。
大风子主要成分为大风子油酸、次大风子油酸、去氢大风子油酸的甘油酷,大风子烯酸,及少量油酸甘油酯和软脂酸甘油酯等。大风子油及其脂肪酸钠盐在试管内对结核杆菌及其他抗酸杆菌的抗菌作用比酚强100倍以上,油的抑制作用不强,而脂肪酸钠盐的作用较强。大风子的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有抑制作用;所含之棕桐酸具有镇静、解痉作用。
中药大风子是大风子科常绿乔木植物大风子的成熟种子。功能攻毒杀虫,祛风燥湿。常用于皮肤疥疮瘙痒、酒糟鼻、麻风等症。大风子有毒,使用需注意毒副作用。由于本品性毒烈,一般只作外用,内服宜慎。必须作内服剂用时,当稀释于复方中用,并不得过量或持续服用。外用也不得过量或久用。阴虚血热、胃肠炎症、目症患者均忌服。本品中毒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胸腹痛、恶心、呕吐、四肢乏力、全身发热感,严重时可出现溶血、蛋白尿及管型、肝脂肪变性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