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遗传or传染?

    发布时间:2015-08-27   来源:中华康网   
    遗传和传染遗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传染是由于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病毒等在人群之间传播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如肺结核、肝炎等。而遗传是由于血缘关系,使一个家族内许多人患同一种疾病。如果父母亲当中有人患有某种癌症,其子女患同样类型癌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也就是说癌症患者往往有明显的肿瘤家族史。调查结果表明,癌症病人发病率有血缘关系的高于无血缘关系的,近亲高于远亲,父系亲属与母系亲属之间则无明显差别,说明癌症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对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进行定期检查以及安排重点的防护措施,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这对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0多年来,我国城乡人群的肺癌发生率呈显著而稳定的上升趋势,并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我国1975~1978年人口普查统计,总的患癌可能性,男性约为14.5%,女性约为9.5%。虽然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但患癌者只限于少数人,说明此少数人可能与某些先天因素如遗传有关。肺癌与鼻咽癌、乳腺癌一样,有家族集聚性。若以无家族癌症史者的肺癌发病。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科张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完成的一项“遗传多态性和吸烟与肺癌风险”的研究提示,尽管肺癌似乎有家族聚集现象,但至今还没有证据表明肺癌存在有特异性的易感基因。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肺癌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致癌物代谢、DNA修复以及细胞增殖和凋亡控制基因的遗传变异等,都有可能是与吸烟有关的肺癌的重要遗传易感因素。因此,预防和减少肺癌发生的关键措施是戒烟。

    虽然肺癌可能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但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并不是必然性。为此,父亲或母亲曾患肺癌的人,不必背上包袱,只要不吸烟、避免与苯并芘等致癌物和促癌物频繁接触,适当注意营养和经常进行体格锻炼,即使体内芳香烃羟化酶较高,也不会增加致癌性,更不必担心会因此而患肺癌了。

    国内外多年的医学研究发现,癌症是不传染的。在病人体内的癌细胞,是一群失去控制的异常细胞,呈浸润性生长。它不仅破坏邻近正常组织器官,还可以通过淋巴道和血液循环向全身各处转移,并吸取大量营养,迅速生长和增殖,导致病人全身衰竭,直至死亡。虽然癌细胞在病人体内能够到处扩散或转移,但它不会像细菌和病毒那样,从一个人传染给另一个人。对自己而言,别人的癌细胞就是一种异物,机体通过强大的免疫排异能力,能将其他人的癌细胞破坏掉。因此,别人的癌细胞是无法在自己体内生存的。

    肺癌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威胁很大。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初,肺结核也曾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但是,两者的本质不一样。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人们吸入了带有结核杆菌的灰尘,结核杆菌停留在肺内生长、繁殖而患肺结核。肺癌不是由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而是肺部本身的细胞变异而形成的,因此没有传染性。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肺癌影响寿命吗 
虽然说现代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对于癌症的治疗也越来越先进了,但是癌症要彻底治愈依然是希望比较微小。通常通过积极的治疗可以延缓患者的生命。肺癌作为比较高发的癌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