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的致病原因为久病肺虚,易感外邪,痰浊储留致使病情逐渐加重演变而成,故其发生与发展有内因与外因两方面因素。
1.内因为久病肺虚,如内伤久咳、哮证、支饮、肺痨等慢性肺系疾病迁延失治,经久不愈,痰浊壅肺,气还肺间,致使肺脏虚损,成为发病的基础。
2.外因为感受外邪,肺气虚,卫外不固,外邪六淫易反复乘虚入侵,诱发本病发作。郑州市中医院呼吸内科杨彦伟
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可影响脾、肾,后期及于心。肺主气、司呼吸,开窃于鼻,主表卫外。故外邪每易从口鼻,皮毛入侵,首先犯肺,病邪壅滞于肺,气道不利,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则见喘促,咳嗽,咯痰。另肺为五脏华盖,朝百脉而通他脏,肺为娇脏,不耐邪侵,他脏之病气上犯亦可使肺失宣降,肺气胀满,壅阻气道,呼吸不利,发为喘促。由于内外合邪,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终致肺脏虚损。肺虚则气失所主,短气,喘促日益加重。肺虚日久及肾致肺不主气,肾不纳气,动则喘甚,吸入困难,呼吸短促难续。由于肺气虚,治节失职,不能辅佐心脏运行血脉。又心阳根于命门之火,肾虚,心气,心阳亦亏虚,不能鼓动血脉运行,则血行瘀滞,出现面、唇、舌、甲床青紫,喘促加重,胸满不得卧,屡屡频作,肺肾虚损日趋严重形成恶性循环,病势愈深。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