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胃下垂是指因为胃肌层张力低下及胃周围组织无力而使胃小弯弧线最低点下降至髂嵴连线以下或十二指肠球部左偏的一种疾患。
【病因病机】
本病与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水谷入胃,必经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方能化生气血。脾主升清,使脏腑保持正常位置。只有当脾虚不固,气陷于下,或食积附坠于胃,胃体才会下垂。若经常暴饮暴食或饭后剧烈运动,脾胃损伤;或内伤七情,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进而生化之源不足,日久导致中气下陷,升举无力,形成本病。也可因病后、产后气血亏损,脾胃虚弱而致。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现代医学认为腹腔内脏的正常位置,主要靠三个原因维持:一是膈肌的活动力和横膈的位置;二是附近脏器及韧带的固定作用;三是腹内压。由于体质虚弱,体形瘦长及内分泌等因素使膈肌乏力,胃膈韧带、胃脾韧带、胃肝韧带和腹肌松弛、腹内压下降而致胃下垂。
【临床表现】
(1) 慢性腹痛史。
(2) 患者食后即有胀感,自觉胃下垂和肠鸣作声。偶见便秘、腹泻。可伴有眩晕、乏力、心悸、失眠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多个内脏下垂的表现。
(3) [检查]
(一)上腹部可扪及强烈的腹主动脉搏动,下腹部常有振水音。
(二)X线钡餐检查,可见站立时胃位置下降,小弯弧线最低点在髂嵴连线以下。
(三)十二指肠球部受胃下垂牵拉,上角尖锐。
【治疗】
(一)治疗原则:健脾和胃,补中益气,升举阳气。
(二)取穴及部位:中脘、气海、关元,脾俞、胃俞、气海俞、关元俞
(三)主要手法:揉法、一指禅推法、托法、振法、摩法。
(四)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医者坐于其右侧,用轻柔的一指禅推法、揉法以中脘穴为重点治疗。然后循序往下至腹部及少腹部,以脐周及气海、关元为重点治疗,约10分钟。用托法,根据胃下垂的不同程度从胃下缘自下而上托之。同时可以用振法在中脘穴和上腹振动。用摩法在腹部以逆时针方向操作,约10分钟。患者俯卧位,按揉脾俞、胃俞、气海俞、关元俞,每穴约3分钟。
(三)辨证加减
1.肝气郁结
(1)按揉章门、期门及肝俞、太冲,每穴2分钟。
(2)擦两胁肋,透热为度。
2.气血不足
(1)直擦背部督脉,横擦背部,透热为度。
(2)点揉胃俞,足三里,以轻刺激为宜。
【辅助疗法】
足部按摩:按摩肾、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横膈膜等反射区,每次20min,每日1次。
【注意事项】
(1)手法应柔和、平稳。同时,要注意解剖位置,使手法治疗准确无误。胃下垂的推拿治疗,疗程较长,10次为1疗程,隔日1次。
(2) 平素应加强胸腹肌肉的锻炼,提高肌肉、韧带的强度。同时注意饮食调养,以易于消化的食物为宜,进餐要有规律性,不可过饱,禁食刺激性食物。平时要精神放松,心情舒畅。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