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胃下垂患者,所以要想使疾病得到尽快的治愈,一定要谨遵医嘱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自己千万不可盲目的用药,以免使病情加重,那么中医是如何治疗胃下垂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权威性专家的相关介绍吧!
通常的来说,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轻度胃下垂多无症状,中度以上者常出现胃肠动力差,消化不良的症状。一般的认为,引起胃下垂的因素有很多,既有生理上的因素,也有非生理上的因素,中医治疗胃下垂,讲求辨证治疗,即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
1.脾虚气陷型,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语言低微,气短乏力,食少纳差,脘腹重坠,胀满,嗳气不舒,食后加重,肌肉瘦弱,舌淡苔白,脉象缓弱。治以补气升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枳术丸。
2.虚实夹饮型,脘腹坠胀不适,食后尤甚,喜暖喜按,心下悸动,水走肠间辘辘有声,恶心,呕吐清水痰涎,便糖,舌淡苔白滑,脉象沉细小滑。治以温阳化饮、和胃降逆。
3.肝胃不和型,两胁胀而不适,脘腹胀满,呃逆嗳气,嘈杂噫,善太息,苔薄腻,脉弦小。治以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或四逆散与逍遥散加减化裁。
4.胃阴不足型,面色略红,唇红而干,脘腹胀满,灼热不适,口干苦,口渴思饮,嗳气,恶心呕吐,大便干,舌红少津,脉象细数。治以濡养胃阴,如呕吐较重,可养胃降逆,方用麦门冬汤合竹菇汤。
以上内容是从中医方面介绍的胃下垂的一些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得了胃下垂千万不可大意,为了能够尽快的治愈疾病最好是去正规性专业性的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通过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情才会得到改善,同时还要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身体才会好的更快。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