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了解老年人骨关节炎

    发布时间:2016-03-10   来源:中华康网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渐进性、退行性关节病变,累及1个或多个关节,原发影响关节软骨,其特征为关节软骨组织发生进行性退变,剥脱、消失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组织反应性改变为主。关节边缘有新骨形成,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退变的速度超过修复及再生的速度,最终导致功能的丧失。本病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骨伤科孙建峰

  退行性关节炎多见于老年体衰者,尤其是女性高于男性4―6倍,祖国医学认为人到中年、老年,肝肾不足,骨髓失充,营养乏源,再因外邪痹阻,劳伤瘀滞经脉不通而发病。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继发者由于关节先天或后天畸形、关节损伤、关节炎症等,原发者多见于老年人,其发生往往与遗传、体质有关。

  临床症状

  大多数骨性关节炎患者是以关节疼痛而就诊,多数定位不明确的深部疼痛,初期性质是钝性、弥漫性、关节部位的酸胀,部分患者在轻微关节外伤或一次重体力活动后才初次感到关节疼痛,往往关节出现“胶着现象”,即开始活动时发生关节疼痛和僵硬,稍后缓解,活动停止后疼痛可持续数小时。到了疾病的晚期,疼痛逐渐加重,发展成持续性疼痛,夜间跳痛,甚至影响患者的睡眠,关节活动度逐渐下降,活动不便,关节畸形,如膝关节内翻畸形,还可以出现肌肉痉挛,继发关节挛缩。

  骨性关节炎可侵犯任何滑膜关节,受累关节随年龄和性别而不同,如男性患者常累及髋关节、脊柱,女性患者常累及手部、膝关节,多是不对称的,且只局限于一个或几个关节。

  诊断要点

  膝关节

  ①继发者较常见,多见于女性,尤其较肥胖的女性,既往膝关节有内、外翻畸形,半月板损伤,剥脱性骨软骨炎,髌骨习惯性脱位或关节内骨折,膝韧带损伤病史。

  ②膝关节疼痛与活动有关,关节僵硬和肿胀,活动受限。

  ③晚期关节出现半脱位、内外翻、屈曲挛畸形,以膝内翻畸形相对多见。

  ④受累关节常有“胶着现象”,可触及到磨擦感,有时浮髌试验阳性。

  髋关节

  ①继发多见,常继发于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髋部炎症和骨折脱位之后,多为单侧关节。

  ②发展缓慢,但呈进行性加重,出现痛性跛行。

  ③疼痛部位常发生在髋关节外侧,腹股沟区,大腿内侧,臀部及膝关节的牵扯性疼痛,有时掩盖真相,导致误诊。

  ④典型的畸形患肢呈屈曲外旋位,甚至股骨头向近侧半脱位,造成髋内翻畸形和肢体短缩。

  指间关节

  ①多属原发性,常见于远侧指间关节,偶见于近侧指间关节,多个关节受累。

  ②多见于老年妇女。

  ③远端指间关节出现Heberhden结节,远端指骨基底背侧出现充满胶冻样物质的囊肿,炎症使结节变软,晚期无症状,有畸形造成手部功能障碍。

  脊柱

  ①常见于活动多,承重大的颈椎下段和腰椎下段,颈椎的钩椎关节、脊椎的后关节突、椎间盘都发生退行性关节炎。

  ②伴有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症状,颈椎受累不仅可引起神经症状,而且可影响椎动脉的血流,引起头晕、视觉障碍、头痛和眩晕。

  ③腰椎受累可引起神经症状以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关节的退变和骨赘形成,造成腰椎管狭窄,典型者出现间歇性跛行。

  X线平片检查

  X线平片对骨性关节炎临床评价是最有价值的诊断工具,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变窄、不对称、软骨下骨密度增高、囊性变、关节面不平整和骨赘形成,随着病程的进展可出现关节半脱位、畸形和对线不良。

  鉴别诊断

  ①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于青年女性,慢性起病,且多反复多累及小关节,呈对称性,表现关节肿痛、畸形、有晨僵表现、疼痛呈持续性,休息后加重,类风湿因子试验阳性抗O阳性。

  ②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多见于小儿,起病急,好发于膝髋关节,关节红肿热痛,可有发烧,抗O阴性,血象检查白细胞较高,抗生素治疗有效。

  ③痛风性关节炎:血尿酸不正常,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内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④神经性关节炎:继发于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深感觉神经损害而引起的关节病变,临床上出现本体感觉、关节感觉丧失,关节缺乏保护机制,过度磨损,最终关节畸形、脱位、不稳定。多见糖尿病,脊髓空洞症,脊膜膨出症等。

  治疗措施

  社区医生治疗 可选用非甾体类药物芬必得,扶他林,或消炎痛缓释片、意施丁,激素的使用必须慎用。服用盐酸、硫酸氨基葡萄糖类药物维骨力、葡立;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每周一次,五次为一疗程。增加关节内滑液达到保护营养关节软骨的目的。

  中医治疗

  肾虚髓亏(关节隐痛,活动不利,伴头晕、耳鸣、目眩)滋补肾阴养精益髓服六味地黄汤或知柏地黄丸加减。

  阳虚寒凝(关节痛、重着、天气变化加重)补肾阳通络散寒服金匮肾气丸加减

  瘀血阻滞(关节痛剧、畸形、活动受阻)活血化淤、理气止痛,服补肾活血汤加减。

  ①外用药,狗皮膏,活血止痛膏;

  ②针灸手法,缓解疼痛,改善症状;

  ③物理疗法:理疗可促进渗出吸收,消除肿胀,镇痛,缓解症状,中药离子导入,超短波电疗法,超声波疗法,磁疗,中频电热疗法等。

  家庭自我治疗 发病时应尽量减少受累关节的负重,注意关节保暖、休息,关节不稳定的可以应用弹力的护膝、护踝、护腕,受累关节局部应用热敷,小型家用物理治疗仪缓解疼痛,也可用手杖,助行器减轻受累关节的压力。

  预防与康复

  预防:避免外伤或劳损,参加体育锻炼应注意方法,降低关节负荷和压力,可以取坐卧位非负重状态下的健身器材进行关节、肌肉的锻炼,身体过胖的应当减轻体重。

  康复:以尽量减少关节软骨的负荷磨损加强关节稳定性为原则,避免关节软骨的进一步损伤,循序渐进的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尽量避免一些不适当的,可能加重关节退变的活动。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遗传是类风湿的主要原因吗? 
很多网友咨询遗传是不是类风湿的主要原因,对于类风湿的形成原因,下面我们就请专家向大家做一简单的介绍,希望对您及您的家人能有所帮助。遗传因素:类风湿因子(RF)阳...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