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疾病之一。病因多种多样,临床表现不完全一样。临床急性肠梗阻中90%以上都属于机械性肠梗阻,多由于肠粘连,绞窄性疝,肠扭转,肠套叠等原因引起肠腔狭小,影响肠内容物顺利通过。本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1、单方验方:
①大黄莱菔子汤:大黄、木香各9g,炒莱菔子12g,取清水300ml。先煎莱菔子15分钟,再放入木香、大黄,煎10分钟。去渣取药汁150ml。分两次服下或从胃管注入。两次间隔时间6~8小时。每日1剂,重者日2剂。适用于老年性粪便阻塞及单纯性肠梗阻。
②防风、羌活、厚朴、芒硝(冲)各10g,木香、生军各12g,砂仁3g,水煎服。适用于单纯性肠梗阻,尤宜于老年体弱而不宜用大剂攻下药者。
③肠粘连缓解汤:炒莱菔子、厚朴各10~15g,木香、乌药、桃仁、赤芍、番泻叶、芒硝(冲服)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或部分性肠梗阻之气滞血淤证。
④生豆油或菜油200~300ml,分2次服。适用于肠梗阻病情较轻,体质较弱,不宜急下者。
⑤炒莱菔子60g,芒硝各30g,大葱250g,先将前药研为细末,和大葱捣在一起,米泔水调成糊状,外敷于腹部阿是穴。
⑥葛根、皂角各500g,加水4000ml,煮40分钟,去渣,置药液于火炉旁,保持适当温度。另取1平方尺大10层纱布势4块,交替浸药液在腰部持续湿热敷。每次1小时,1日2~3次。适用于急性肠梗阻。
2、针灸疗法:
体针:主穴取中脘、天枢、足三里、内庭、大肠俞。腹痛、加合谷、内关、胃俞、气海、关元、腹结;呕吐,加上脘、内关、曲池。均用泻法(寒凝证可针灸并用,另加灸神阙),留针30~60分钟,每4~6小时1次。
耳针:取交感、大肠及小肠穴,针刺,1日1~2次。
3、推拿疗法:
主要部位取腹部四周。腹痛者取足三里、合谷、内关、大肠俞、脾俞、胃俞;呕吐者取内关、曲池、足三里。腹部四周用揉、摩、推、按手法,用力由轻而重,不可过大;穴位均用点,按、揉法。同时还应配合体位的多次改变,以助膨胀肠膜回旋复位。适用于腹胀不显,无腹膜刺激征者。
4、理疗
①颠簸疗法:让病人取膝肘位,医生站于身侧或跨空于身体之上,双手捧住患者腹部向上托起,轻轻抖动,然后放下,如此上下颠簸数次,再将腹部左右摇动。上述动作反复交替进行5~15分钟,休息15~30分钟后再行重复,至少连续次。适用于单纯性肠梗阻之轻症患者,若腹胀显著,有腹膜刺激征者,不宜应用。
②嵌顿疝回纳法:先给镇静剂或解痉止痛剂,然后让患者平卧,臂部垫高,热敷局部,再针刺太冲(患侧),或加刺三阴交,配合手法回纳,手法回纳具体操作方法是右手抓握疝底或疝体,持续均匀缓慢加压,左手按摩外环疝颈部,并把外环处反折上来的疝体推平,待疝回纳后,仍需严密观察1天。适用于早期嵌顿性外疝,局部无明显压痛,组织弹性好,无剧烈呕吐,一般情况良好者。
5、预防调养:
平素要多食瓜果蔬菜,少进辛辣燥热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且饮食不宜过饱食后不作腹部运动,在发生急性肠梗阻后,一律禁食,待梗阻解除后,再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若是慢性肠梗阻宜食用易消化食物,多食青菜、水果,禁忌辛辣炙煿类饮食。
对于呕吐较重,胃肠道积液与胀气明显而影响服药者,要采用胃管作胃肠减压并灌注中药。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