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性病人因为粘连性肠梗阻,历经4次手术仍然不能缓解,经当地医生推荐辗转找到我,寻求中医中药治疗。因为当地医生告诉她,她的肠粘连不能再开刀了,越开可能梗阻越严重,只能寻求中医。接诊后,我困惑的不是病人实在没有办法手术了才来找我,而是失去了多次本可通过预防不手术或一次治愈的机会。因为从我们接诊的肠梗阻来看,如果他们先前对此有常识的化,90%是可以预防或通过一次手术治愈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张琦
正常的腹腔表面和腹腔内的脏器表明覆盖了一层薄薄的光滑的腹膜,在腹膜之间有少量的液体起到润滑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腹腔内脏器互相粘连。但是,当腹腔发生炎症、损伤,尤其腹部手术后,导致腹膜损伤形成粗糙面和纤维素渗出,使肠管和肠管之间、肠管和脏器之间形成粘连。必须说明的是,粘连本身并非都是有过错的,粘连对疮面、切口愈合也是必须的。而且,粘连本身并不都形成肠梗阻,只有当粘连影响肠腔内的食物、粪便通过时才能发生梗阻。可以说,只有一部分“不当”的粘连,才能形成肠梗阻。
梗阻产生后,造成的痛苦可大可小,小者只是在剧烈活动或饱食后隐隐作痛,大者则随时发生剧烈刀割样腹痛,可能还有恶心、呕吐。经常发作的病人自己往往就可以做出诊断,而初次发作者经过X线片和医生全面检查分析后才能做出诊断。对于粘连轻、发作次数少的患者,有时可以自行缓解;但是对于多数患者,往往需要经过医师治疗才能缓解。必须明确的是,通过保守如解痉、中药、补液等治疗只能是梗阻引发的症状缓解,并不能治愈粘连性肠梗阻,因为,一旦粘连形成后,保守治疗并不能消除纤维疤痕形成的粘连。
由此说来,粘连性肠梗阻预防非常重要。在我国,粘连性肠梗阻大多是腹部手术引起,因此,预防的关键应该是手术后早期尽早促进肠蠕动。而对于因为严重肠粘连的病人手术,预防应该从手术中开始,在手术进行时应该轻柔操作,减少新的粗糙面和粘连灶的形成,同时放些药物在腹腔防治新的粘连形成。从术后第一天,如果病情许可,就可以下床活动,早期运动是防止日后粘连最好的办法。也可以通过口服、营养管滴注通里行气的中药,或通过直肠保留灌肠中药,尽快促进肠功能恢复。针刺足三里穴位治疗对胃肠运动功能的恢复也有较好的疗效。一句流传已久的话就是“肚腹三里留”。
对于已经形成的粘连引起肠梗阻的发生,往往要进行医学干预。方法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对于发作次数少或初次发作,临床没有肠较窄发生者,都可以先采用非手术治疗。中医中药和针灸应该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中药应用途径有口服、胃管注入、直肠灌注,也可以给予芒硝外用敷脐治疗,方法多样,疗效肯定。中药和针灸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胃肠蠕动和调节胃肠功能恢复。也可以通过解痉和补液治疗等待梗阻缓解。非手术治疗可以使粘连形成的梗阻缓解,但无法使形成的粘连带消失,因此,对于一些发作次数频繁、非手术疗效不佳或不能缓解的病人,或出现肠较窄症状者,必须选择手术治疗。应该认识到,每次手术都会形成新的粘连,有句俗话叫做“越手术越粘连”就是这个道理。为了避免日后多次手术发生,第一次粘连手术非常关键。往往要从多方考虑:包括手术中预防措施的实施、有效方案的制定,如合理的肠管排列、腔内支撑架放置等,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治日后再次发作之虞。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