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们收治了一名消化道出血病人,可以称为“第六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该病诊治过程曲折,论文发表在美国著名杂志《胃肠病学》上(影响因子12.89)。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严匡华
病例
重庆市江北区40多岁的彭先生,因中等量便血,并伴有轻微上腹疼痛住院治疗,自述曾患有胆结石。检查发现,彭先生患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我们与消化内科专家会诊后,给予制酸等对症治疗。治疗期间,彭先生再度出现便血,我们又组织了消化内科、普通外科、内镜中心医师会诊,按照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进行逐一排除,又对他做了结肠镜,检查发现他还真有降结肠息肉。但切除结肠息肉后不久,彭先生还是有反复出血。为找到出血原因,我们与放射介入医师合作,为他进行了血管造影,终于找到了出血原因。原来,彭先生因患有胆结石、胆囊长期炎症,与结肠粘连,并形成了胆囊结肠瘘,加之炎症侵蚀胆囊床上小动脉血管导致出血,出血经内瘘口排入消化道。通过介入治疗把该血管栓塞,最终患者痊愈。
分析
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病,临床上医师通常考虑的原因有:1.肝硬化导致的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消化道溃疡出血。3.胃肠肿瘤引起的出血。4.胆道出血。5.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出血。这五种出血也被医师称为消化道五大出血原因。因此,一旦碰到消化道出血病人,医师常常会根据辅助检查结果,按照五种出血原因硬套,为诊断寻找依据。特别是像彭先生这种既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又有结肠息肉等多种病因共存的情况,惯性思维占上风,更易导致误诊误治。
内镜检查发现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及降结肠息肉,掩盖了真实病因,转移了我们的视线,使得在诊治的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如先后进行的十二指肠溃疡制酸治疗及结肠息肉的内镜治疗,导致我们忽略了患者有多年胆石症的病史,将胆囊炎致胆囊结肠瘘,胆囊炎症侵蚀胆囊床小动脉破裂出血,出血经瘘管排入结肠的病因误判。
启示
该病例的发生虽然少见,但围绕疾病的诊治过程却能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除了要摒(bìng)弃惯性临床思维外,还应注意既往病史在新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在该病例比较复杂曲折的诊治过程中,体现了多学科医师的协作,包括消化科、外科、内镜及放射介入医师的合作,同时也为今后相关类似的临床诊治提供了经验:医师的诊断一定要仔细斟酌,慎之又慎,既要相信仪器设备的检查结果,也不能唯仪器设备至上,要注意倾听病人对病情的自述,结合既往病史,周全考虑后再对病人下诊断结论,让治疗少走或不走弯路。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肝胆外科副教授 谢 斌(邹争春 黎 军整理)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