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源性上消化道出血

    发布时间:2015-02-04   来源:中华康网   

  肝源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在严重肝病基础上的胃肠病变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肝源性溃疡和肝性胃肠功能不全等基础上所发生的上消化道出血。由于严重肝病本身的原因,常合并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征以及内环境紊乱和DIC等并发症。因此,治疗难度大,病死率较非肝病出血者高。

  一、肝源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武汉协和医院感染科易建华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为肝源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病因。急诊胃镜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2.4%,非静脉曲张出血占47.6%,因出血量大常引起失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

  2.门脉高压性胃病(PHG)  发病率占肝硬化患者的50%-80%。PHG多为轻型,临床无特异症状。重型PHG临床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多数为少量呕血、黑便,少数出现大出血,可致失血性休克,并可诱发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征等,出血后再出血率很高。

  3.肝源性溃疡  是指继发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消化性溃疡,常伴有糜烂性胃炎等。发病率约为正常人群的2-3倍,占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20%-30%。

  4.肝性胃肠功能不全  严重肝病患者(重型肝炎及肝硬化失代偿)因肝功能不全引起胃肠道分泌、吸收、运动、屏障和循环等方面的功能障碍,称为肝性胃肠功能不全,严重时则称为肝性胃肠衰竭。在严重肝病肝衰竭晚期,由于营养障碍、细菌破坏、粘膜屏障损伤、胃酸侵蚀、自身消化以及凝血机制障碍等,常可见胃肠粘膜糜烂、溃疡导致的消化道出血。

  5.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  严重肝病患者由于剧烈呕吐或腹内压骤然增加,造成贲门、食管远端粘膜和粘膜下层撕裂而并发大量出血。

  此外,急性胃粘膜损害,胃窦毛细血管扩张,异位静脉曲张等也是肝源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二、肝源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出血量及出血速度。临床表现为呕血与黑便,以及大量失血而引起的一系列改变。

  1.呕血与黑便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呕血多为棕褐色呈咖啡渣样,如出血量大,未经胃酸充分混合即呕出,则为鲜红色或有血块。黑便呈柏油样,粘稠而发亮,当出血量大、血液在肠内推进快,粪便可呈暗红色甚至鲜红色。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最突出的表现常为呕血。呕血往往为鲜红色、量大,涌吐而出,甚至可呈喷射状,患者呕血前大多有上腹饱胀感。一般而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其他出血严重,患者常迅速发生休克。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一般表现为头昏、心慌、乏力,突然出血可致晕厥、口渴、肢体发凉、心率加快、血压偏低等。严重者呈休克状态,烦躁、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绀、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若处理不当可致死亡。若补充血容量后,尿量不增加,要警惕急性肾衰竭。

  3.贫血  急性大量出血后均有失血性贫血,出血后组织液渗入血管内补充血容量,使血液稀释,一般须经3-4小时以上才会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出血后24-72小时血液稀释到最大限度。如果患者出血前无贫血,血红蛋白在短时间内下降至70g/L以下则表示出血量大,多在1200ml以上。

  4.发热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24小时内可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天。

  5.氮质血症  一般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升高,约24-48小时达高峰,大多不超过14.3mmol/L,3-4天后降至正常。而血容量减少致肾血流量减少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则不仅尿素氮增高,肌酐亦可同时增高。如果肌酐在133μmol/L以上、尿素氮>14.28mmol/L,则提示出血在1000ml以上。

  三、失血量和休克的估计

  失血量的估计对进一步处理极为重要。一般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大便颜色不变但隐血试验阳性;50-100ml以上出现黑便。以呕血、便血的数量来估计失血量,往往不太精确,因为呕血与便血常分别混有胃内容物与粪便,且部分血液尚贮留在胃肠道内而未排出体外。因此,可以根据血容量减少致周围循环的改变来判断。

  1.一般状况  失血量在400ml以下,血容量轻度减少,可由组织液及脾脏储血补偿,循环血容量在1小时内即得改善,可无自觉症状。当出现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等症状时,表示失血量在400ml以上;如有晕厥、四肢湿冷、尿少、烦躁不安时,失血至少在1200ml以上;若出血继续,除晕厥外,尚有气短、无尿时,急性失血已达2000ml以上。

  2.脉搏  是判断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标。一旦失血量过大,机体代偿功能不足以维持有效血容量时就可进入休克状态。故大量出血时,脉搏快而弱,脉率在100-120bpm以上,失血估计为800-1600ml;脉搏细微甚至扪不清时,失血已达1600ml以上。

  3.血压  血压的变化同脉搏一样,是估计失血量的可靠指标。当急性失血800ml以上时,收缩压可正常或稍升高,脉压差缩小。尽管此时血压尚正常,但已进入休克早期,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动态改变。急性失血800-1600ml时,收缩压可降至70-80mmHg;急性失血1600ml以上时,收缩压可降至50-70mmHg。更严重的出血,血压可测不出。

  也可用休克指数来估计失血量,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正常值为0.5,表示血容量正常。指数=1为轻度休克,大约失血800-1200ml;指数>1为严重休克,失血1200-2000ml;指数>2为重度休克,失血超过2000ml。

  四、判断是否继续活动性出血

  临床上不能单凭血红蛋白下降或大便柏油样来判断出血是否在继续,因为一次出血后血红蛋白的下降有一定过程。出血1000ml,柏油样便可持续1-3天,大便隐血可达1周;出血2000ml,柏油样便可持续4-5天,大便隐血可达2周。

  有下列表现者应认为有继续活动性出血:①反复呕血、黑便次数及量增多,或排出暗红以至鲜红色血便;②胃管引流有较多新鲜血液;③在24小时内经积极补液、输血仍不能稳定血压和脉搏,一般状况未见改善;或经快速补液、输血后,中心静脉压仍在下降;④血红蛋白、红细胞数与血细胞比容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数持续增高;⑤肠鸣音活跃。该指征仅作参考,因肠道内有积血时肠鸣音亦可活跃。

  如果患者自觉症状好转,能安稳入睡而无冷汗及烦躁不安,脉搏及血压恢复正常并稳定不再下降,则可认为出血已减少、减慢甚至停止。

  五、肝源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处理

  肝源性上消化道出血由于出血速度和出血量的不同,其临床处理措施也各不相同。慢性或小量出血强调病因治疗,而急性大量出血,其主要矛盾是失血与血容量不足,病情急、变化快,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需采取积极措施抢救,而抗休克、积极补充血容量是抢救治疗之关键,应放在一切医疗措施的首位。

  (一)补充血容量

  1.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上消化道大出血时,输血、补液疗法至关重要,应尽快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建议所有大出血患者务必保持2条大口径的外周或中心静脉通道。

  2.补液原则  上消化道大出血时,应立即配血。在配血过程中,为补足有效血容量,维持有效的周围循环,可先输平衡液或等渗盐水。开始补液宜快,45分钟内输入1000-2000ml,如血压恢复并能维持正常,表明失血量较小,且已不再继续出血。当遇到血源缺乏时,可用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暂时替代输血,但低分子右旋糖酐不宜超过1000ml/d。中度休克者补液量是血容量的1/4-1/3,重度休克者补液量是血容量的1/2。当血压、心率等稳定时即可改为维持性的静脉补液。

  3.输血  严重肝病患者由于凝血因子与血小板均可减少,宜输注含丰富凝血因子的新鲜血。输血指征:①出血量大而出现失血性休克是输血的绝对指征,一般出血量小者不必输血。②脉搏大于120bpm、血压低于90/60mmHg、血红蛋白<80g/L是输血的客观指标。③出现休克者多为大量而急骤的出血,失血量在数小时内超过1000ml或失血量达循环血量的20%以上为急诊输血指征。血压急剧升高易诱发再次出血,因门静脉高压时血容量已较正常血容量高30%左右。因此,勿求过度输血及补液,输入失血量的2/3-3/4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即可。

  血容量是否补足,可参考以下指标:①脉搏由快、弱转为正常有力;②四肢末端转暖、红润;③收缩压正常或接近正常;④脉压差大于30mmHg;⑤尿量在25ml/h以上;⑤中心静脉压恢复正常。

  (二)维持内环境稳定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患者,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应特别注意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大量出血及至出现休克的患者由于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轻度酸中毒常在补足血容量和微循环改善后自行纠正,不必应用碱性药物,如过早应用碱性药物反而可能造成代谢性碱中毒。但酸中毒严重时,应根据酸中毒的程度酌情给予碳酸氢钠溶液来纠正。碳酸氢钠溶液的用量可根据公式计算:HCO3―的需要量(mmol)=[HCO3―正常值(mmol/L)-HCO3―测量值(mmol/L)]×体重(kg)×0.2。一般将计算值的半量在2~4小时内输入,并在2~4小时后复查动脉血气及血清电解质浓度,根据检测结果再决定是否需要继续补充

  (三)止血  应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

  1.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组胺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  胃酸在上消化道出血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抑制胃酸分泌及中和胃酸可达到止血的效果。

  2)生长抑素  生长抑素既能抑制胃酸分泌,又能抑制胃泌素和胃蛋白酶的作用,还能协同前列腺素对胃粘膜起保护作用,因此对肝源性上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疗效。

  3)去甲肾上腺素  胃出血时可用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冷生理盐水100-200ml,经胃管灌注或口服,每半小时至1小时灌注一次,必要时可重复3-4次,止血有效率80%。

  4)内镜下止血  ①内镜下直接对出血灶喷洒止血药物如孟氏液(Monsell)或去甲肾上腺素,一般可收到立即止血的效果。孟氏液是一种碱式硫酸铁,具有强烈收敛作用,常用浓度为5%-10%,每次50-100ml,止血有效率85%-90%。②高频电凝止血:电凝止血必须确定出血的血管方能进行,决不能盲目操作。如若胃出血,电凝止血前先用冰水洗胃,首次止血率为88%,第2次应用止血率为94%。对出血凶猛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电凝止血并不适宜。③激光止血:可供作止血的激光有氩激光及石榴石激光两种,止血成功率在80%-90%,对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尚有争议。④局部注射血管收缩药或硬化剂:经内镜用1/10000肾上腺素于出血灶周围粘膜下注射,使局部血管收缩,周围组织肿胀压迫血管,起暂时止血作用。继之局部注射硬化剂如1%十四烃基硫酸钠,使血管闭塞。该法可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或年老体弱者。⑤放置缝合夹子:内镜直视下放置缝合夹子,将出血的血管缝夹止血,伤口愈合后金属夹子会自行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该法安全、简便、有效,可用于消化性溃疡或应激性溃疡出血,特别对小动脉出血效果更满意。⑥动脉内灌注血管收缩药或人工栓子:经选择性血管造影导管,向动脉内灌注垂体加压素0.1-0.2U/min连续20min,仍出血不止时,浓度加大至0.4U/min,止血后8-24h减量。注入人工栓子一般用明胶海绵,使出血的血管被堵塞而止血。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包括药物和气囊填塞止血,药物主要包括血管加压素及其衍生物、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等。

  1)血管加压素及其衍生物  对中、小量出血有效,大出血时需配合气囊填塞。硝酸甘油和血管加压素合用可以提高疗效,减少血管副作用的发生。特利加压素是一种合成的血管加压素类似物,与血管加压素相比,副作用少,半衰期长,因此可以间断给药。

  2)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可以使80%的患者曲张静脉出血停止,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均为静脉给药。用法:生长抑素先缓慢静脉注射250μg的负荷量,然后立即以250μg/h的速度静脉滴注,连续给药18-72h;奥曲肽首次静脉注射100μg,然后静脉滴注25μg/h持续72h。

  3)气囊填塞  一般用三腔二囊管或四腔二囊管填塞胃底及食管中、下段止血。其中四腔二囊管专有一管腔用于吸取食管囊以上的分泌物,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食管囊和胃囊注气后的压力要求在35-40mmHg,初压可维持12-24小时,以后每4-6小时放气一次,视出血活动程度每次放气5-30分钟,然后再注气,以防粘膜受压过久发生缺血性坏死。此外,每1-2小时用水冲洗胃腔管,以免血凝块堵塞孔洞影响胃腔管的使用。止血24小时后,放气观察1-2天方可拔管。气囊填塞对中、小量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效果较好,对大出血止血有效率在40%-90%不等。

  (四)手术治疗

  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时急诊手术往往并发症及病死率均比择期手术高,所以尽可能先采取内科止血治疗,只有当内科止血治疗无效而出血部位明确时,才考虑手术治疗止血。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非分流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而门脉系统分流减压术由于术后门-体分流性脑病的发生率较高,已少用于临床。

  (五)介入治疗

  对于部分严重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内科治疗失败,外科手术不能耐受时,可考虑选择性血管造影,找到出血病灶,同时进行血管栓塞治疗。

  (此文发表于临床急诊杂志)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消化道出血传染吗?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很多,但是并没有传染性,常见者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在临床上也应考虑一些少见或罕见的病因,以免造成漏诊与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