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艺1 万朝敏2
摘自-《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09年3期
1 体温测量
新生儿测体温应采用腋下电子体温计测体温;1个月至5岁儿童可采用腋下电子测温计或红外线测温仪测温;化学标点(相变)测温(额贴)方法不可靠,不主张采用;口腔!直肠采用电子测温计测体温最为经济有效。
2 发热临床评估河南省中医院儿科董志巧
发热程度作为单因素不考虑作为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但当<3个月的婴儿体温≥38℃或3~6个月的婴儿体温≥39℃即作为严重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发热持续时间不作为预示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
0~5岁的发热儿童:需测量并记录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CRT,作为发热儿童的常规评估指标;心率的增快可能提示严重疾病,特别是脓毒症休克;CRT≥3s,可能提示存在严重疾病;出现心率增快或延长(CRT≥3s),需监测血压。
<3个月的发热婴儿:观察和记录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进行血常规、血培养和CRP检查;尿常规用于除外泌尿道感染,对于有呼吸道症状和体征者行线胸片检查,腹泻行粪常规及培养;腰椎穿刺检查适用于新生儿或1~3个月婴儿一般情况不佳者,1~3个月婴儿WBC<5x109/L或>15x109/L,尽量争取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行腰椎穿刺;新生儿及早产儿细菌感染时PCT明显增高。
绿色状态:皮肤、嘴唇和舌颜色正常;反应正常、清醒、正常哭声或微笑;正常皮肤,眼睛和黏膜湿润。建议选择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评估临床症状或体征,重复评估时间为4h。
黄色预警:皮肤颜色:苍白;活动:对周围环境无正常反应、长刺激方能清醒、动作减少和无微笑;呼吸:鼻翼扇动,6~12个月呼吸频率>50.min-1、>12个月呼吸频率>40.min-1,氧饱和度≤95%,闻及湿音;脱水:黏膜干燥、 喂养困难、CRT≥3s 和尿量减少;其他:发热>5d、肢体或关节肿胀、不能负重、肢体瘫痪和肿块>2cm。建议选择实验室检查:尿、血常规,CRP和血培养,腰椎穿刺(特别是<1岁)和线胸片(体温>39℃+WBC>20 x109/L ,重复评估时间为3h。
橙色警戒:皮肤颜色:苍白、花纹、苍灰和发绀;活动对外界事物无反应,病态面容、各种刺激不能唤醒、虚弱、哭声尖或持续哭吵;呼吸:呻吟,呼吸频率>60.min-1,中至重度吸气性凹陷;脱水:皮肤弹性减弱;其他:皮疹压之不褪、前囟饱满、颈项强直、惊厥状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胆汁样呕吐。建议选择实验室检查:全血检查、血培养、和尿液检查,同时可考虑行腰椎穿刺、线胸片、水电解质检查和血气分析,重复评估时间为1h。
3 发热的处理
不推荐使用冰水灌肠退热,除非临床出现超高热;<3个月婴幼儿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退热;3个月以上儿童体温≥38.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可采用退热剂;高热时推荐应用退热剂与温水擦身物理降温联合退热;不推荐安乃近和阿司匹林作为退热药物应用于儿童;尼美舒利作为儿童退热剂的应用还待积累更多的证据;反对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退热。
3个月以上儿童常用退热剂的剂量为:对乙酰氨基酚10~15mg.kg-1(每次<600mg)口服,间隔时间≥4h,每天最多4次(最大剂量为2.4g.d-1),用药不超过3d。布洛芬5~10 mg.kg-1 (<400 mg.kg-1)口服,每6h1次,每天最多4次。
对严重持续性高热建议采用退热剂交替使用方法:①先用布洛芬10mg.kg-1,4h后用对乙酰氨基酚15mg.kg-1;②先用对乙酰氨基酚12.5mg.kg-1,4h后用布洛芬5mg.kg-1,4h交替,疗程不超过3d。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