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预防孩子吸毒?

    发布时间:2017-06-01   来源:中华康网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吸毒也称“药物滥用”,是指出于非医疗目的,通过注射、口服、鼻吸或其他能将毒品摄入人体的行为。

  吸毒,尤其是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加强对青少年禁毒教育,让青少年了解毒品的危害并做好预防工作十分有必要。

  我们要让青少年了解毒品的危害:

  1、摧残身心健康,会传染多种疾病。

  吸毒会损伤吸毒者大脑、胃肠道系统、呼吸系统等身体器官,会引发营养不良、呕吐、食欲下降、抑制胃、胆、胰消化腺体的分泌,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时间吸食后会造成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免疫力降低等多种疾病,严重者还会导致身亡。

  2、易引发艾滋病的感染与传播。

  长时间的吸食毒品的吸毒者,到后来简单的吸食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会采用静脉注射的方法来满足自己。不消毒的静脉注射易引起皮下脓肿、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和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感染性疾病。对于静脉注射危害最严重的是吸毒者之间常常共用一支注射器注射毒品,从增加了艾滋病的感染与传播。

  吸毒不仅摧残了吸毒者本人的身心健康,会耗资巨额家财,一般家庭根本无法承受,很快会倾家荡产,导致家庭不和谐、妻离子散、父子反目等,甚至家破人亡、违法犯罪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禁毒的预防教育:

  对青少年进行预防吸毒的全面教育。加强对青少年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很多的案例是青少年在初次接触毒品的时候并不知道毒品为何物,不但没有远离而是对它充满好奇,就在好奇的推动下开始吸毒,从此走上了不归路。

  吸毒的青少年主要集中在12-17岁,大多数青少年的拒绝毒品的意识薄弱,在毒品的认识上存在许多误区,比如“试一试应该没有关系”,“吸毒就像吸烟”、“摇头丸毒性小”等错误认识,而去寻求刺激、赶时髦,从而贻害终生。因此介绍毒品的相关知识时,家长一定要认真全面的介绍,让青少年充分了解毒品的特征以及危害,这样才能让自己时刻保持警惕,远离毒品!

  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不法分子利用青少年的幼稚,常采用引诱、胁迫等手段;不良信息刺激,促使盲目模仿。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是非判断能力不强,对抵制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若没有约束和正确的引导,容易受到毒品的侵袭。

  家长们要帮助青少年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构筑坚固的心理防线,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坚决拒绝“第一口”。谨慎交友,打消对毒品的好奇心,有技巧地对“引诱”和威胁说“不”。

  关心关注毒品对我们的间接危害,拒绝毒品诱惑,挽救受害青少年。人人参与禁毒宣传,也许一条有价值的禁毒信息,就可能挽救一个人,挽救一个家庭!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毒品对家庭带来的巨大危害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简单的道理,人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而家庭是国家社会最基本的组成细胞。如果人毁了或没了,那么这个家也就不存在了。拿毒品来讲,一旦一个...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