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骨重3个时间点
1、20岁前:打好骨头基础
20岁以前骨骼沉积速度最快,20岁时骨量沉积就达到最高骨量的90%。年轻时的峰值骨量高,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才会小。因此护骨要从青少年做起!
青少年时要做到不偏食挑食,加强骨骼方面的营养,如牛奶、含钙食品等;在此基础上,一定要加强锻炼,小孩子淘气一点不可怕,要让孩子跑起来跳起来,这样骨头才结实。
2、30岁左右:孕妈补好钙
如果怀孕时候营养跟不上,生一次孩子,孕妇骨量流就可达到约10%。不止是怀孕,哺乳期也容易增加骨质疏松风险,有的女性在哺乳后,出现牙齿松动、腰背酸痛、足跟痛等“月子病”,就是缺钙的表现。
妊娠、哺乳期的妈妈最好能每天饮用牛奶500毫升,多食高钙食品,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制剂。此外,在补钙期间要多晒太阳,户外适当运动。
3、50-60岁:绝经期预防性补钙
雌激素对女性骨骼起到很重要的保护作用。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明显下降,骨量丢失速度明显加快。
在绝经最初的3-5年内,要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每日摄取钙1200-1500mg。
因此要想预防骨质疏松,需做好以上几点,并且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这样才能够远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