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是什么呢?中药现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很常见了,有的人家里都会有一些中药品种,中药药材种类多样,川贝为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为“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产于四川、甘肃等地,松贝,最大形态特征就是“怀中抱月”,怀中抱月的特点:此药材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下面我们继续了解中药川贝母是什么东西呢?
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质硬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川贝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为一味润肺止咳的传统中药。前三者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川贝的别名有:贝母、空草(《本经》),贝父、药实(《广雅》),苦花、苦菜、勤母(《别录》)。
川贝母喜冷凉气候条件,具有耐寒、喜湿、怕高湿、喜荫蔽的特性。气温达到30℃或地温超过25℃时,植株就会枯萎;海拔低、气温高的地区不能生存。在完全无荫蔽条件下种植,幼苗易成片晒死;日照过强会促使植株水分蒸发和呼吸作用加强,易导致鳞茎干燥率低,贝母色稍黄,加工后易成“油子”、“黄子”或“软子”。
贝母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曰:“贝母。味辛平,主伤寒烦热,喉乳难,金疮风。”陶弘景谓:“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本草纲目拾遗》将川贝与浙贝分开,谓川贝味甘而补肺,不若用川贝母,治风火痰为佳。治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