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药材,在中医学上有种叫做艾灸的治疗方法,对于很多病症都有非常好的疗效;人中风之后会出现尿失禁诸如此类的症状,西医在这方面的治疗效果并不显著,但是在中医上,使用艾草就有明显的作用,缓解中风的这些疑难症状;那么艾草熏肚脐有什么作用?下面我们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肾是司二便的,司是司令,管理掌管的意思,二便是大便和小便,所以大便和小便的功能是由肾来主管的,所以说如果说出现了尿频、尿急、尿失禁的情况,中医一般认为是肾和膀胱的气化功能失调所导致的。从中医来讲,就应该从补肾的角度来改变他尿频、尿急、尿失禁的这些症状。
肚脐眼它是在胎儿的时候,脐血来供养胎儿的生长发育,所以通过脐血能让小孩从受精卵变成一个出生的胎儿,包含了变幻莫测的这么一个孕育的过程,所以这个穴叫神阙穴,很重要的穴位。所以说中医讲如果补益呢,可以通过神阙穴的方法来补益,但是这个穴位是不能扎针,所以一般治疗主要用灸法。
其实中风引起尿频尿急,是因为脑出血,导致控制膀胱储尿排尿的中枢神经受损所造成的,那中医却认为,这和肾气受损有关,所谓“肾司二便”,中医认为“肾与膀胱相表里” 肾气不固的时候,膀胱储尿和排尿也会跟着失调,病人就会出现尿频尿急这样一些症状。而神阙也就肚脐,中医认为:“脐为命之蒂”,《难经》里也讲到:“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这个“肾间动气”其实指的就是两肾之间所藏的生气,也就是元气,它源于肾,藏于脐下。所以神阙也就是肚脐,所以说是补肾回阳的一个重要的穴位。
那灸肚脐,能够使灸的热力透过经脉达到肾脏,有改善肾和膀胱的功能。另外现代医学也认为,肚脐在胚胎发育过程当中是腹部最后发育完成的地方,它表皮的角质层最薄,皮下没有脂肪,而且血管极其丰富,对全身的调节都非常重要。这种灸肚脐的方法,中国古代就叫做“神阙灸”,而现代叫做“脐疗”。
艾灸前先放点盐在肚脐里,再搁上一片厚厚的姜,(在姜片上用针扎上几个眼),然后用艾柱灸一灸,每次3柱。这叫作隔盐隔姜灸,不过这种方法只适于灸肚脐。(姜片切大约是0.7到0.8厘米)
为什么还要放盐呢?中医认为,味道对脏腑功能是有着调节能力的,从而会保证五脏精气的平衡。所以五味与五脏是有着特殊的亲和性的,您比如说酸它就先入肝,苦先入心,辛先入肺,甘先入脾,咸先入肾。您看咸归肾,所以要用盐,可以引药气入肾脏。这种灸法里面,姜和盐是缺一不可的,一方面盐散热慢,不仅可以更好地保证艾灸的热力,另外还可以杀菌消炎,把药力引到肾,另一方面,就是这姜它既能够温经通脉,加强灸的力量,又可以防止盐因为艾灸的热量而爆裂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