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挂号中介成新型“号贩子”?

    发布时间:2015-10-26   来源:中华康网   
      手机查看

卢小姐最近有些郁闷。原来在“V大夫”微信公众号上可以轻松预约到的儿科专家,最近下了线,卢小姐只好去这位儿科医生所在医院的微信平台上挂号。但这种挂号,无法再享受长达15分钟的咨询时间和几乎不必等的“特权”了。

据媒体报道,近日,广州市卫计委向下属医院发布《广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挂号服务管理公众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市内各医疗机构“不得与社会中介机构合作开展有偿预约诊疗服务,如有合作则要停止”。通知还提及,“各医疗机构要针对V大夫等类似网络平台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摸查和整改,防止出现医务人员在正常工作时间与第三方盈利机构内外勾联,利用稀缺号源和床位,向广大群众提供有偿服务的情况出现,以免影响正常医疗秩序。”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纸禁令并未能封住医生的热情,仍有不少医生在第三方平台上为病人提供“加号插队”的服务。

患者体验:网上预约专家很方便

今年10月8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三个院区开始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工作,取消人工挂号窗口,把每日一万多个号源放上网供预约,不少市民学会在手机上挂号后感慨方便很多。然而在越秀区某大企业工作的李小姐看来,这种方式已经OUT了。她在朋友推荐下,早就在使用一款叫做“V大夫”的挂号“神器”。“上面有各大医院的儿科专家,交50元押金即可选择合适的专家,约定时间后,专家会提供15分钟的详细咨询,还可以加号,在医院开方拿药。”李小姐说,自己的孩子中耳炎反复发作,就是通过这个平台找专家看好的。“很方便,不用跟别人去抢号,专家也很耐心。”李小姐说,有一次,全家出游时,孩子出现头疼,她通过V大夫预约了一位专家当天下午问诊,后来专家打电话过来解释当天不出诊,是平台搞错了时间,但专家还是在电话里询问了病情,并给予详细指导。“等于是免费的,后来我去平台上给这位医生打了个赏。”

李小姐介绍,在平台上预约的是医生的休息时间或下班时间,通常不必排队。医生会开个加号单,挂完后回来直接找医生就行。平台要求评价治疗效果,评价后即可退还50元押金。“也就是说,整个过程其实没有多花钱,却得到了更好的服务”。

不过,正是这个“V大夫”平台,今年8月却被媒体曝光了。同城一家媒体记者暗访发现,有医生放在平台的预约时间与医院开诊时间重合,预约的患者到医院后,可以加号插队看病,引发患者之间的冲突。事情曝光后,V大夫平台CEO汪银辉回应称,平台不允许医生在上班时间做预约咨询,系统出现漏洞,会整改。

官方态度:禁止医生上班时间“接单”

近日,广州市卫计委在调查此事后,对下属医院发出一份《广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挂号服务管理公众的通知》,禁止医务人员在正常工作时间与第三方盈利机构内外勾联提供有偿诊疗服务。

媒体曝光后,原本有80多位儿科医生在线的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即要求院内所有医生从“V大夫”下线。“医生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在网上为患者提供咨询可以,但利用医院的资源,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给病人看病就不行。即使是利用下班或休息时间,但只要是在医院内,动用医院的场地和资源,医院就绝对不允许。”院方对记者表示。

但一纸禁令之后,并非所有医院都采取了强硬措施。记者在“V大夫”看到,广州仍有不少医院的儿科医生在线提供预约咨询。10月25日上午,记者通过该平台预约了某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一位儿科医生就诊小儿咳嗽,约定时间是11:30-11:45,到医院时,发现当天是该医生开诊的时间。加号之后,等待约25分钟,医生让记者插队就诊,而此时诊室门口还排着至少5位患者。整个诊疗过程也并非如“V大夫”宣称的“15分钟详细咨询”,进出诊室总共只花了5分钟时间,与普通诊疗过程无异,医生开出包括营养素在内约300元的药物。

对此,“V大夫”方面未正面回应,只向本报记者表示“面对互联网这种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存在不足,欢迎各方提出宝贵建议”。

业界声音:充分利用医生的碎片时间

“V大夫”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也引发如何面对“互联网+医疗”的辩论。医疗作为刚性需求,资源的不足和分配不均加重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业界寄望移动医疗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让医疗服务更具人性化。然而,在优质医疗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当线上咨询延伸到线下诊疗,互联网和公立医院关于医生的一场争夺战看来在所难免。医生坐在公立医院办公室里,诊断着互联网预约病人,拿着第三方平台的补贴,这种模式的边界在哪里?如何兼顾公平性?对患者来说是幸还是不幸?

据《信息时报》报道,“V大夫”CEO汪银辉曾表示,40%的上线医生自愿不要任何报酬,为了鼓励更多的主任医师出来做公益,“会给予一些补贴,每个月大约2000多元”。也就是说,平台并非如宣称的仅仅是“公益行为”。而本报记者调查证实,有医生为了赚这笔外快,不惜在上班时间插入预约病人。

事实上,互联网+医疗发展至今,大部分的移动医疗将目标瞄准公立大医院的医生。资料显示,我国移动医疗APP已达到3000多款,其中问诊和挂号平台占了相当一部分。春雨医生的“空中医院”,据今年5月的数据,已经有4万医生在线提供咨询服务。而不止“V大夫”,“好大夫”网站也提供“预约加号”功能,不过强调是“病情优先制”,不占用医院正常挂号资源,而是“牺牲医生休息时间”。

争议焦点:合理配置资源还是医生“炒更神器”?

公立医院的患者已经让医生穷于应付,那么这些来自第三方网络平台的挂号,医生忙得过来么?广东家庭医生协会此前推出“U护”APP,主打利用注册护士的碎片化时间提供线下有偿服务,就引发“护士是否有空”的争议。另一种担心是,类似“V大夫”的模式,会否催生未来谁有钱就优先看病的模式?

对此,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认为,从道理上来讲,医生在公立医院行医,必须是公平的状态,通过第三方平台行使特权,付费就优先看病的行为,应该禁止。“但从如何发展互联网+医生的平台角度来说,作为市场的有偿诊疗服务,不应该禁止。医生与第三方机构签订服务协议,不在公共服务时间不占用公共资源,这是符合中央有关文件鼓励医生自己开诊所的精神。”廖新波认为,让市场去配置资源,允许医生多点执业,从“单位人”过渡到“社会人”,医生价值才能回归。至于优质医生资源会否被富人垄断,廖新波认为不必担心,“医生的价值取向,不是找有钱的病人,而是找合适的病人。病人是否有钱,不是医生要考虑的。现在反倒是很多专家名医看了很多不该看的病。”“未来应该是公立医院只提供基础医疗服务,而不是大包大揽,而患者要挑选医生则要去私人医院。”

针对目前互联网医疗的一些乱象,廖新波认为,美国的互联网医疗刚开始也是杂乱无章的,后来通过立法规范起来。“我们要以支持的眼光看待新事物。”

      精彩必读
      在印度,一种急性大脑疾病竟与荔枝有关系,是荔...
      正值国际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
      寒冷冬季是中风病高发季节,据了解,近九成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