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年前提到肺结核,大家可能都会变色。经过我国这二十年的努力,肺结核已变得不那么可怕了。但肺结核的传染性以及对于人体其他器官的侵害,让人不得不重视它。
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记者从北京市结核病控制研究所了解到,2015年全市报告肺结核患者6879例,在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患者数中的比重达21.2%,仅次于痢疾,居甲乙类传染病中第二位。
目前本市的结核病防治面临着诸多挑战:新增的肺结核病患者中,流动人口约占四成;北京市的高校数量居全国之首,其中80%的生源来自结核病高疫情地区,学校结核病防控任务艰巨。北京市结控所副所长贺晓新说,结核病虽然可怕,但也可防可控。及时发现人群中的肺结核患者并协助将其治愈,是预防结核病传播和危害的最重要措施。如果市民出现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时,要高度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当被诊断为肺结核时,要积极配合社区卫生人员的调查核实并归口到定点医疗机构诊治。肺结核患者出行时要戴口罩、不随地吐痰,这是减少结核病传播的源头控制措施。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结核病。
现在有些年过40岁的人,在体检做胸部CT时,会提示有结核肺部硬结灶或纤维索条,很多人非常担心。贺晓新说,这提示体检者以前曾经感染过结核菌,当时机体抵抗力强,虽然感染结核菌但没有发病。不过,结核菌一旦侵入体内,就不会消失,身体抵抗力减弱时,结核菌有重新活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