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疾病。其典型症状为反酸、反食、烧心、嗳气、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也可以出现咳嗽、咳痰、喉部发紧、喘息、吸入性肺炎、非心源性胸痛、反流性咽喉炎、鼻炎、中耳炎等食管外表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西方人群中约20%-40%的人有胃食管反流症状,而不被引起重视的是,孕妇也是患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发人群。
一位怀孕两个月的28岁女子,由于食欲大增,平时吃东西较多,经常觉得有一种腹胀感,有时一吃东西就呕吐不止。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当她就诊时,医生经过检查,发现她并不是正常的妊娠反应,而患的是反流性食管炎。
妇女在怀孕早期,有轻度择食、食欲不振、厌食、轻度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这不只是一种正常的妊娠反应,而是一种胃食管反流现象。另一种情况是妊娠剧吐,多见于第一胎孕妇,起初为一般的早孕反应,但一天天加重,一般于妊娠第8周时最为严重,表现为反复呕吐,甚至闻到做饭的味道、看到某种食物就呕吐,吃什么,吐什么,以致连喝水都吐,出现这些情况,孕妇千万不要大意,要警惕反流性食管炎。
孕妇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的原因很多,在怀孕初期,由于孕激素的产生,会使胃肠道的平滑肌松弛、蠕动无力,食道下段括约肌的紧张度也降低,容易让酸性的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下方,再加上胃排空时间的延长,当食物滞留肠道的时间延长,在细菌作用下发生腐败与发酵,此时就会产生大量气体,使孕妇产生饱胀感。还有就是怀孕后的饮食结构发生很大改变,孕妇的饥饿感明显增强,对食物的摄取量大大增加,当过多的食物积存在肠胃中不能消化时,就容易形成胃食管反流。孕妇身体结构的改变也易造成胃食管反流,由于胎儿不断长大,孕妇腹腔内压力逐渐增加,胃受挤压后胃腔内压力增加,当超过食管内压时就会出现反流,让准妈妈感到不舒服。由于孕妇的活动量通常会较孕前变少,胃肠蠕动减弱,加上孕期摄入过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减少,粪便容易滞留在肠道内,引起便秘而使腹胀感更加严重,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的概率就随之增大。
孕妇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专科检查确诊患反流性食管炎的程度轻重,以便于医生制订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