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不会夺去人的生命,但足以毁掉他的生活”。这是美国胃食管反流病方面的著名外科专家DeMeester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经典描述。但是,随着我们对GERD的了解不断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这段话实际上存在着很大偏差。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有潜在致死能力的疾病,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其和贲门癌之间的密切关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黄迪宇
我们知道贲门是胃和食管之间的连接部,以往贲门癌相对于我国高发的胃窦癌来说,发病率要低得多。然而,近年来,贲门癌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在美国,近十几年来其发病率提高了七倍之多,已经接近胃窦癌的发病率。贲门癌其实并不是单纯的胃癌,相当大部分其实是食管下端的腺癌。和胃窦癌相比,贲门癌不仅需要全胃切除,手术创伤更大,而且预后也比胃窦癌更差。GERD则是贲门癌发病率不断升高的一个主要因素。
GERD患者的食道粘膜长期受到反流的胃酸和胆汁等胃内容物的刺激,而食管粘膜比胃粘膜对这些刺激要脆弱的多,长期的慢性刺激导致食管粘膜炎症,进一步发展为Barret食管,也就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其癌变风险较正常人高60-100倍。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患者往往也只有GERD的一般症状,而无明显的症状改变,因此很容易被患者忽视,尤其是长期服用制酸剂且治疗有效的患者。
国外研究发现,某些特定的GERD患者发展到Barret食管的风险较一般患者更高,包括年轻患者、症状发作频繁、长期服用制酸剂等药物治疗等。
目前GERD的主要治疗手段是保守治疗和手术。前者主要是通过服用制酸剂等药物来控制症状,是大多数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是遗憾的是,药物只能降低反流物的酸度,而不能减少反流,因而不能完全避免食管粘膜的损伤,尤其是伴有非酸反流如胆汁反流的情况下。国外大量研究表明,使用制酸剂虽能控制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但不能阻止Barret食管的发生,也就无法控制潜在的恶变可能。而疾病一旦进展到Barret食管,无论药物还是抗反流手术,均只能控制症状,而无法阻止其恶变,除非行食管下端切除手术。
抗反流手术是唯一能根治GERD的治疗手段,能够根本上去除胃食管反流,因而较药物治疗,具有更好的长期疗效,尤其在阻止疾病进展、防止癌变的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鉴于疾病一旦发展到Barret食管,即使抗反流手术也已是亡羊补牢,因此应该在疾病进展到这一阶段以前就接受手术根除,对于前面讲到的特定的患者更是如此。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