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观点认为急性坏死性胰炎病情进行性恶化的原因是由于脂酶进入血循环,但在治疗上应用抑制胰腺分泌和蛋白酶抑制剂并不能取得理想效果。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应根据病变的轻重加以选择,原则上轻型可用非手术疗法,以内科处理为主,对重型的胆源性胰腺炎及其继发病变,如胰腺脓肿、假性胰腺囊肿等需积极支持和手术处理,以挽救生命。
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研究人员经过4年研究发现:炎症介质和微循环障碍在轻症急性胰腺炎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演进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阻断炎症介质的作用和改善微循环可降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并提高治疗效果。
他们将研究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改变,二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提高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
他们对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血液流变学进行了研究,发现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血流变学有明显改变是该病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选用有关药物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可阻断该病不断恶习化的病理过程。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将试验成果应用于临床,通过数十例临床观察,上述方法可在较短时间内很快减轻病人的疼痛,缓解病情,使病人免受手术之苦。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