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是人体最重要也最柔弱的区域,由上方的膈肌、中间的腹壁、下方的骨盆及盆底围成腹腔,将腹腔脏器容纳其中。腹壁分为后腹壁、前腹壁和侧腹壁。后腹壁由脊柱和强健的厚层肌肉的组成,各种内脏、大血管均根植附着在后腹壁上,前腹壁则由柔软的薄层腹肌组成,它具有较大的延展性,侧腹壁为厚层肌肉向前腹壁的过渡区域。由于膈肌不能抗拒压力的变化,随呼吸节律的胸腔压力的变化,很容易传导到腹腔,前腹壁也随呼吸节律一致起伏。正常腹腔里的内脏都有薄薄的光滑的腹膜包裹,里面没有气体的,犹如真空包装袋里的物品,和前后腹壁周围紧贴在一起。腹膜能分泌少量的润滑液,使得脏器间能相互滑动。成人整个小肠长约4~5米,它们是由扇子面样的肠系膜,系附在后腹壁上,肠管沿着扇缘排列,盘桓在腹腔里,用“九曲肠”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这样小肠的游离度就很大,使得它们能较好的适应自身的生理功能。肠内容物在如此盘曲肠管里能畅通运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肠管能较好的蠕动,在一定范围内肠管间能相互滑行,所以就局部来说都是“直肠子”,肠腔内容物是直道运行,所以不易发生堵塞。
当腹腔由于损伤(创伤、手术)、感染(阑尾炎、胃穿孔)、异物(内出血、手套滑石粉)刺激,局部就会渗出一种叫纤维蛋白原的胶状液,它很快转变成叫纤维蛋白的凝结物,覆盖在受创或感染的腹膜表面,起到修复保护作用。纤维蛋白具有较大的粘附性,会使得相互贴近的腹膜粘连在一起。创伤愈合后,如果机体能很好的吸收掉这些纤维蛋白,就不会遗留任何痕迹。如果吸收不全,则粘连持续存在。一种叫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就在里面生长,进一步产生胶原纤维及新生血管,粘连变得致密坚韧,发展成机化性粘连,有些是片状,有些是条索状,就不容易吸收了。
腹腔粘连最常见的是和腹壁手术切口的粘连,阑尾手术和妇科手术切口位置低,肠管易受重力作用坠落于伤口处,发生粘连的概率高。这种和腹壁粘连的类型称壁层粘连,而肠管、网膜、内脏之间的粘连又称内脏粘连。由于腹腔粘连多半是小肠粘连,主要影响肠管的运动而产生症状,所以术后肠粘连是腹腔粘连更通俗的说法。腹腔粘连形成后最大的危害,就是成为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病理基础。和我们体表皮肤受伤的愈合形成瘢痕情形很相似,这些粘连带将来也会发生挛缩,使得肠管受到牵拉或纠集成团。网膜和肠管发生粘连后,粘连肠管被限制在粘连处,其活动度显著减少,肠腔的变形能力降低,甚至在局部形成成角畸形,内径显著变小,势必影响肠内容物的通行。粘连后形成腹腔新的分隔带,也可能会限制其他肠襻的滑动。或粘连带直接对肠管形成压迫,或形成的陷井,肠管进去后卡住出不来,也就是发生内疝。所以肠粘连的病人,饮食需十分小心。
由于食物不易消化或是食量稍多,小肠内容物的流量一大,就容易发生肠梗阻。 除了诱发肠梗阻,腹腔粘连究竟还会产生哪些症状,不太好说清楚。病人术后常有慢性腹痛,这样那样的不适。往往作了很多检查也发现不了具体原因,临床医生就好委过于“肠粘连”,所以这样的诊断具有相当的模糊性。临床确诊只有病人因为机械性肠梗阻,剖腹或腹腔镜手术中,发现有粘连才能得到,这时的诊断已没有多少应用价值。由于粘连松解后存在再粘连的高风险,医生对肠粘连的手术十分谨慎,多是肠梗阻不能缓解或是肠管有缺血坏死的可能时,不得已才进行的。肠粘连病人不仅感受到腹部不适的痛苦,还由于跑遍了大小医院,诊疗仍一无所获,而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长期以来,由于临床缺乏客观性评价指标,腹腔粘连的防治一直未取得明显进展。武警总医院普外科蔡晓军博士创建了气腹造影CT扫描诊断腹壁粘连的方法,使术后肠粘连诊断有了客观影像学依据,从而解决了临床确诊的问题,使得肠粘连的发展变化和症状相关性的分析成为可能,也为相关防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相信不远的将来,临床医学对腹腔粘连无能为力的局面有望得到改观。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