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许俊堂
按照发生的机制和部位,笔者将血栓栓塞性疾病(thromboembolic diseases)分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therothrombosis)、动脉栓塞(arterial embolism)和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三大类。其中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第一位的致死(mortality)和致残(morbidity)原因;静脉血栓栓塞包括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在西方国家为第三位的致死原因;动脉栓塞性疾病包括心源性、血管源性和反常栓塞三类,在现实世界中其发病率、致死和致残都远远超出我们的注意,如房颤导致的脑动脉和外周动脉栓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许俊堂
动脉系统的血栓形成(thrombosis)多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就是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在此基础上形成富含血小板的血栓,导致血管事件(vascular events),甚至发生血管性死亡(vascular death)的过程。
一、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及其临床表现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系列的病理生理过程,学龄前儿童即可以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即脂质条纹,随着年龄增长和危险因素的作用逐渐形成斑块,斑块越来越大,早期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当血管狭窄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缺血症状,在心脏可以表现为稳定性心绞痛,下肢表现为间歇跛行;如果斑块不稳定,发生了破裂,就会在破裂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导致急性血管事件,如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甚至发生血管性死亡。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一处血管床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意味着其他地方的血管也可能已经存在同样的病变;同样,一处血管发生血管事件(vascular events),意味着其它血管床发生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实际上外周动脉疾病主要死于冠状动脉事件(55%)。CAPRIE 研究入选已经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患者,其中单纯冠状动脉、单纯脑动脉和单纯外周动脉病变的患者分别占29.9%,24.7%和19.2%,其余26.2%的患者同时合并两处甚至三处血管病变。
按照临床表现,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稳定性,另一类是不稳定性(表1)。
表1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分类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稳定性
不稳定性
脑动脉
慢性缺血性脑病、血管性痴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TIA
冠状动脉
无症状或稳定性心绞痛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ST段抬高和ST不抬高两大类
外周动脉
间歇性跛行
休息痛、肢体急性缺血和坏死、截肢等
不稳定斑块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