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也称为“老年性白内障”, 是最常见的白内障类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晶状体发生老化,从透明变混浊的一种退行性病变。一般从50岁开始,中老年人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升高。在我国,80岁以上的老人,白内障患病率几乎为100%。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年龄、职业、性别、紫外线、糖尿病、高血压及营养状况等均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危险因素。这种白内障的患者一般双眼发病,可分先后,程度可不一致。大多数病情进展缓慢,早期不影响视功能,当部分病例确因晶状体混浊而影响视功能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诊断才真正具有临床意义。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白内障专科郑丹莹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常以晶状体混浊最早出现的部位进行分类,包括皮质性、核性和后囊下白内障。其症状也因混浊部位不同而不同,其中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一、主要临床症状:
1.视力下降:这是白内障最常见的症状,由于晶状体透明度下降引起视物模糊,当晶状体混浊发生于瞳孔区时,可以引起视力下降。
2.对比敏感度下降:指在不同明暗背影下分辨物体的能力下降。以后囊下白内障多见,早期即可发生对比敏感度下降。
3.单眼复视或多视:指用单眼视物时出现“重影”现象。多见于晶状体皮质不均匀混浊,由于屈光指数的改变,使光线通过时聚焦不一致而产生。
4.眩光:由于晶状体皮质混浊导致看灯光时出现光线散射的现象。
5.色觉改变:混浊晶状体对光谱中位于蓝光端的光线吸收增强,使患者对这些光的色觉敏感性下降,多见于核性白内障。
6.视野缺损:周边皮质轮辐状混浊的白内障,可在视网膜形成楔形阴影,导致周边视野缺损。
7.近视性飘移:又称晶状体性近视,一般发生于中年后或中年后加重,是由于核硬化引起,多见于核性混浊为主的白内障。
8.散光:晶状体混浊引起屈光指数不均衡而产生散光。
二、出现并发症后的症状:
1.当皮质性白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晶状体可出现体积增大,引起前房变浅,有闭角型青光眼体质者(即原来眼球偏小或前房偏浅的患者)可诱发急性青光眼发作。出现视力突然明显下降,眼睛红、痛,可伴同侧头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
2.当白内障成熟而不行手术摘除时,可发展到过熟期,引起葡萄膜炎、青光眼甚至晶状体脱位,患者可出现眼红眼痛,视力极度减退。但有少部分患者晶状体脱位时可出现视力突然提高。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