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皮途径传播 包括输未经严格筛选的血液、血浆或其他血制品、血透析、注射用针头针管、检查或手术器械(如妇产科、外科、眼科、口腔科器械等)、针灸针等,未做到“一用一消毒”引起医源性传播,和通过微小的皮肤粘膜破损伤口传播,如纹身、扎耳环洞、意外被带血医疗机械刺伤等。国外实验曾证明,HBV携带者的10-4~10-5毫升血,即1/500~1/5 000滴血,注射给人体内便引起乙型肝炎,当注射1滴血的1/50万时,可引起HBV的亚临床感染。另据1983年调查某口腔专科医院口腔检查与治疗器械的HBsAg污染率为1%~3%。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王凤水
(2)性接触传播 乙型肝炎在国外归为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妓女、多个异性伴侣者、男性同性恋者的HBV感染率明显高出一般人群,HBV携带者的配偶HBV感染率高于其他家庭成员。将HBV感染者的唾液或精液,给黑猩猩或长臂猿皮下或静脉注射,均可引起HBV感染;对黑猩猩的阴道作类似性交处理后,再放人HBsAg阳性患者的精液,亦能引起动物感染HBV。另据调查,约占1/3男性同性恋者的直肠粘膜有损伤并有少量出血,因此,男性同性恋者容易通过直肠粘膜破损部位感染HBV。
(3)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HBV感染者的月经血、阴道分泌物、唾液、汗液等体液内,均可检出HBsAg和HBV。经调查北京地区111例慢性HBV携带者,其潜血阴性的唾液中HBsAg检出率为39.5%。对于无垂直传播及经血暴露史的HBV感染者,可能是因为在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中,由不明显的皮肤粘膜破损,通过接吻、公用牙刷、刮脸刀、公用茶杯食具等,而被感染的。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 传播媒介,未被证实能传播乙型肝炎。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