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能减少机体体力的消耗,且减少活动后的糖元分解、蛋白质分解及乳酸的产生减少,而减轻肝脏的生理负担。另外卧床休息可以增加肝脏的血流量,使肝脏得到更多的血液、氧气和营养的供给,促进肝细胞的康复。据观察,肝脏的血流量在立位时比卧位减少40%,立位伴运动时,肝血流量比卧位时减少80%-85%。肝血流量减少,可直接影响肝脏的营养及氧气的供给,据不同的临床类型、病情和病期,采取适当的休息和动静结合不同形式。
对急性病毒性肝炎,应"以静为主,动中有静"原则,强调早期卧床休息,直至症状改善,血清胆红素在50/L以下,才逐渐增加活动,活动量以不觉疲倦为度。出院后应继续休息1-3月。
慢性病毒性肝炎,在活动期,尤有黄疸者,也宜"以静为主,动中有静"原则,应多卧床休息。对无黄疸的慢性肝炎活动期者,一般无须绝对卧床休息,应以静养为主,配以适度运动。处于肝炎静止期,宜采"动静结合,动静适度"的原则,肝功能正常3月以上可恢复原有工作,但仍需定期随访1年--2年。
重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有广泛肝细胞死亡或急剧严重肝功能损伤,病情凶险,并发症多。重型病毒性肝炎虽经积极抢救,仍有较高的病死率,除与病情、病程及并发症处理以外,尚与病人未绝对卧床休息有关,病人大小便仍上厕所,病人呈现疲乏无力,黄疸仍继续升高。为更好地治愈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大小便在床,使患者肝脏血流量不减少,使肝脏得到更多的血流量、氧气和营养供应,有利于肝细胞康复,也使所用药物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