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被诊断为胆囊结石,并且需要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都根据病种目录收费。”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张成武说,但是,根据胆囊结石病人的个体情况,医院的费用收取也是“动态”的。
比如,在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得益于临床路径的推行,单纯胆囊结石患者的看病费用控制在15000元到16000元左右;而部分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合并症患者的总治疗费用可能超出19800元。“医院将单纯胆囊结石患者相对较低的总费用与患有合并症胆囊结石等病情复杂患者的较高的费用综合利用,以确保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总体平均费用在19800元以内。”张成武说,在这个政策下,患某一病种的病人医疗总费用越低,就病人而言,他的需要自己支付的费用也越低。另一方面,医院根据病人的情况合理规范诊治,不会为了控费刻意“节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6年,国家卫计委就已印发《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这项被认为与按病种收费改革“密不可分”的规定,也成为大型公立医院降低百姓用药负担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国家推行病种实行临床路径的相关规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操作,以及入住时间和药品使用情况,都必须实行标准化的流程。“这意味着,胆囊切除术的诊治过程有了最优化的路线图,医生必须根据路线图给出合理有效的诊治方案。”张成武告诉记者。
细致的管理,让患者受益颇多。老季告诉记者,在住院的第一天,责任护士就已经向他详细说明入院后和术前的注意事项,手术后他只打了两瓶点滴。
采访中张成武告诉记者,临床路径规范就医流程,医生诊疗手段的标准化,是推行按病种收费的重要依据。“两项规定让诊疗过程、收费项目透明化,也可以有效防止老百姓最为担心的过度诊疗问题。”
不得推诿重病患者
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浙江不断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规范药品招标、使用环节,浙江百姓的用药负担整体有所降低。
《通知》发布后,家住杭州朝晖街道的刘阿姨就开始急了,她原本打算在一月中旬做胆囊手术,现在决定提前做手术。她告诉记者,手术价格“打包”是便宜了,但是她担心医疗服务会倒退。“所有患者的诊疗方案都一样,感觉不靠谱。”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也有人认为,病种付费简单的“一包了之”,虽然便于医保买单和实务操作,却脱离了医疗实际,会不同程度出现医疗机构推诿重病患者、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分解患者住院次数等问题。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丁克峰看来,对一般患者来说,服务质量下降这种担忧有些多虑。“按病种收付费政策的出台,是对医院整体技术水平的考验,可促进规范化治疗的发展。按病种付费的手术也只有取得相关资格的医生才能进行,不会出现新手医生根据一纸‘指导’盲目诊治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促进医生规范化治疗,按病种收付费对药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按病种收付费意味着药品作为治疗成本,辅助用药首当其冲成为医院“开刀”的对象,大处方、药品滥用将受到遏制。药师也自然成为合理用药的把关人。
省物价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相关部门将对公立医院加强按病种收费管理,建立按病种收费管理流程,认真遵循临床路径规范,确保医疗质量。不得因按病种收费等原因推诿重病患者,不得无故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分解患者住院次数,不得变相收取其他费用。
丁克峰认为,医院要逐步建立起按病种收费管理流程,调整医院医生绩效分工,建立健全医疗管理信息化体系,在不断提高患者治愈率的基础上,整体降低就医费用。“但不管采取何种收费策略,都不能阻碍医疗技术的发展。”
对此,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葛明华也持相同的观点:“同一类手术可根据疾病复杂度来细化收费标准。此外,按病种收费标准也可根据医学进展需要而进行动态调整。”
(来源:浙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