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特点
因地区、种族、人群、工业化发达程度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及诊断标准等诸多因素患病率各家报道不同,至今尚无十分确切的患病率。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病因复杂,至今不明确,一般公认为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及环境因素等有关。北京306医院皮肤科吕世超
(一)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明显:母亲一方患有特应性皮炎,其子女出生后3个月发病率为25%,,2岁内发病率为50%以上;父母双亲患特应性皮炎,其子女发病率高达79%。
(二)免疫学异常
近年研究资料表明,特应性皮炎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IgE自身反应再特应性皮炎发病过程中可有致病作用。
(三)环境因素
儿童AD最为突出的环境因素为变应原,包括吸入、食入、接触、添加剂等因素。
1. 吸入变应原 常见的有花粉、尘螨、霉菌、动物毛和皮屑,特别时花粉和尘螨。尘螨适合生活再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附着于灰尘表面及各种纺织品上,如枕头、卧具、床垫、地毯、玩具、软包家具(如布艺沙发等)上面,以脱落皮损为食物。通过清洗、曝晒,儿童AD的病情明显改善。
2. 食入变应原 食物变应原种类繁多,食物过敏及食物不耐受再儿童AD患者中有相当高的发病率。根据欧洲和美国的资料,9岁以下儿童食物过敏发生率约为7.8%,学龄前期AD特别是婴儿期AD更容易发生食物过敏。蛋类、牛奶、大豆、坚果、麦类、鱼、贝类是主要的食物过敏原。儿童食物过敏可缓解。和适应环境一样,也是个逐渐地、进行的适应过程,同时还因人而异,长短不一,短地一年左右,长的可达10年以上。牛奶过敏的婴儿多在1岁左右可以缓解或耐受;约有80%的谷类食物过敏的婴幼儿在3岁左右可以耐受;而鸡蛋过敏缓解或耐受出现比较晚,可持续2-3岁;花生、坚果、鱼和贝类的过敏反应持续时间将会更长。
3. 其他 环境因素中不确定因素较多,须在长期密切观察中确定有无过敏反应。如接触羊毛化纤衣物、玩具及动物,玩沙土、水,被动吸烟,不良洗涤卫生习惯,护理不当,室内湿度,季节尤其冬季干燥季节等均可为与发病有关的变应原。
4. 微生物 环境中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无处不在,均可成为与发病有关的变应原。有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糠秕孢子菌及白色念珠菌为常见的变应原。
二、发病机制
一般认为有变态反应及非变态反应发病机制。变态反应发病机制为IgE依赖的I型和细胞免疫的Ⅳ型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作用;非变态反应发病为血管机能失调,β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低下,磷酸二酯酶异构体的活化使细胞内环鳞酸腺苷酸水平降低以致免疫反应不能正常下调,导致对刺激物、变应原及微生物处于高敏状态。
临床表现
通常将AD分为3个阶段:婴儿阶段为1个月至2周岁,称婴儿期AD;儿童阶段为3-10岁,称儿童期AD;青年及成人阶段为12-23岁,称成人期AD。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