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利弊――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
首先,并非所有的先天性白内障都需要手术治疗。非关键部位混浊或视轴区细小混浊的先天性白内障,不宜过早采取手术干预,一般建议采用非手术治疗和随访观察病情的变化。视轴区关键部位混浊或全白的先天性白内障,无论是单眼还是双眼发病,均应建议尽早手术治疗。其次,选择手术治疗时机,还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了患儿的全身(麻醉)耐受性、患眼术后的炎症反应情况和视力发育的敏感期。白内障专科医师只有为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进行全面综合考虑,权衡利弊,才能为患儿的治疗选择个体化的最佳手术时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白内障专科陈伟蓉
组织相容――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IOL)
人工晶状体的选择包括了材料的选择和度数的选择。首先,先天性白内障患儿通常选用丙烯酸人工晶体。丙烯酸酯材料是适合微切口白内障手术的理想材料,自问世以来为白内障患者广泛使用,不仅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而且其高度的生物相容性也被广大医师和白内障患者认可。且其易于被压缩,一旦植入到眼内,晶状体可以平滑的展开,无损地恢复初始形状。其次,晶状体屈光度的选择就目前来说仍是一个难题。不同的植入时机,需要选择不同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患儿人工晶状体的植入时机需根据患儿的手术年龄、眼球(眼轴、角膜曲率和直径)的发育、手术眼别、术后眼镜矫正的依从性等综合考虑。按照国际上的通用标准,7岁时植入的晶状体目标屈光度为0来计算,每减一岁即减一个D,目前仍在使用这个标准。
加强抗炎――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
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强烈的炎症反应是导致手术后并发症的最重要原因,如前房渗出、术后高眼压、虹膜粘连、瞳孔膜闭、上皮细胞增殖后发障形成等。首先,为了加强抗炎,我们推荐患儿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滴眼,同时联合非甾体类药物6次/天,睡前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眼膏涂眼,持续两周后,每天滴上述眼药水4次,持续1个月后,可停用激素类滴眼液,非甾体类药物继续使用,每天4次,可维持到术后3个月。其次,在使用术后抗炎药物的同时,必须监测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我们的研究发现,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发生,除了与术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还与对糖皮质激素药物的敏感性有关,部分患儿在炎症良好控制下,停用糖皮质激素,改为单纯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患儿眼压可以降到正常范围。
弱视治疗――促进手术后视力康复
弱视治疗是促进患儿手术后视力康复最重要的手段。首先,对患儿术后可能残留的屈光度数进行矫正,特别是无晶状体患儿,建议在术后一周复查时验光配镜。建议定期(每3个月)复查患儿的屈光度数,必要时更换眼镜。学龄期的儿童配镜还要考虑视近、视远的功能需求。其次,遮盖是治疗单眼白内障术后弱视(或是双眼白内障术后视力差距较大)的最好的一个方法,对优势眼的遮盖时间和遮盖方式需要根据弱视的程度和患儿的年龄进行综合考虑。再者,使用弱视治疗仪等方式进行视力训练。一般在3岁之前,患儿很难做一些精细的目力训练,所以对于较小的患儿,需进行佩戴眼镜和日常生活的简单视物游戏训练;等患儿能够配合后,需及时使用弱视治疗仪等进行精细目力的训练。最后,随访对于患儿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和促进视力康复的关键。我们建议所有患儿都长期随访,2-3个月随访一次,随访时间至少5年。
专家观点集锦百字言:
Ø 陈伟蓉教授: 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并非都越早越好。只有进行全面综合考虑,权衡利弊,才能为患儿的治疗选择个体化的最佳手术时机。选择人工晶状体材料,需要重点考虑组织相容性,并根据患儿的手术年龄、眼球(眼轴、角膜曲率和直径)的发育、手术眼别、术后眼镜矫正的依从性等选择植入的时机和度数。加强术后抗炎并监测药物可能的副作用,是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关键。规范的弱视治疗和规律的术后随访才能更好的促进患儿手术后视力康复。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