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 为感染性心内膜炎保驾

    发布时间:2015-09-11   来源:中华康网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到血流以后引起心瓣膜和心内膜炎症的一种感染性疾病。细菌在心瓣膜上生长繁殖,造成瓣膜破坏,形成容易脱落的赘生物,会导致一系列的心脏和血管问题。研究表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年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2~6人,病死率为16%~25%。因此早期预防、诊断并正确处理感染性心内膜炎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今天我们请相关专家结合治疗指南介绍相关知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付强

  三种人群易发病

  1.有基础性心脏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或者二尖瓣脱垂等退行性心瓣膜病的人。

  2.接受心脏的换瓣手术或先心病修补手术的人。

  3.有静脉注射毒品史的人。

  发烧是最基本的表现

  1.发烧,体温超过38℃。体温升高时患者会感到发冷,服用退烧药效果不明显,而且治疗很长时间都不好。

  2.有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或者心脏手术史者,如出现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长时间发烧,使用抗生素体温正常,但停药后再次发热,说明可能患有感染性心内膜炎。

  3.由于菌栓脱落造成小血管栓塞出现相应症状。如脑栓塞、脾栓塞、肺栓塞等,病人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偏瘫、失语、腹痛、便血、咯血、胸痛等。

  4.长时间没有得到正规治疗的病人如果出现了心脏结构的损害,可能会有心力衰竭的表现。如咳喘、憋气,腿肿等心力衰竭的表现。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表现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有经验的医生可能会听到病人心脏有杂音,血常规检查会发现白细胞增多,尿常规检查会发现镜下血尿或蛋白尿,再进行心脏彩超检查会发现心瓣膜上有赘生物或瓣膜遭破坏,抽血做血培养能培养出细菌,那么感染性心内膜炎就可以确诊了。

  危害全身重伤心脏

  感染性疾病发生于心脏,就像心脏里长了没皮的疖子,其脓液随时可能随着血液跑到全身各处,造成这些血管所供应组织的缺血坏死和继发脓肿;其次这种感染会侵袭心脏本身,造成心脏结构的破坏,如心脏瓣膜的穿孔、关闭不全和瓣膜狭窄,有时还会造成瓣膜周围组织的损坏,而且用药物很难控制。而那些以前做过心脏瓣膜置换的病人如果发生心内膜炎,可能会影响原有瓣膜的功能,病人可能需要再次换瓣。

  抗生素打前阵手术保驾

  感染性心内膜炎大多数都是细菌感染,因此,抗生素治疗很必要;对经抗生素治疗病情不能控制、出现心衰等并发症或心脏瓣膜结构已经损害的情况,需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的关键是选准抗生素

  早期进行血培养,根据培养结果选择抗生素;静脉途径给药;联合用药早期控制感染;长期充足疗程治疗防止复发――抗生素疗程为4到6周。部分自身瓣膜心内膜炎完全可以通过合适的抗生素治愈。心内有移植物者效果较差。

  手术对付内科难以控制的疾病

  在感染控制的基础上进行手术治疗。外科手术不仅能恢复心脏功能,而且能避免进行性不可逆的结构损害和控制感染扩散。早期手术治疗可预防瓣叶的毁损,防止赘生物的形成、脱落栓塞和保护左心室功能,减少抗生素的应用以及长时间应用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过分强调感染的控制和心功能改善可能延误手术时机,终致失去治疗机会。

  因此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在强调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对手术治疗应采取积极态度。

  特别提醒:感染性心内膜炎不易诊断。因病人发热后都会使用抗生素,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给医生的诊断带来困难,由于疾病长时间不能确诊,病人得不到及时治疗,造成病情的延误和病人经济上的损失。

  专家观点: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建议病人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一定要听从医生的意见。如果药物治疗不能奏效,该做手术一定得做手术。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心内膜炎几种危害 
我们都知道,心内膜炎(infectiveendocarditis)是指由病原微生物直接侵袭心内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在心瓣膜表面形成的血栓(疣赘物)中含有病原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