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当侧支循环并不能代偿时,造成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或梗死,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占脑梗死的15%~20%。只要产生栓子的病因不消除,脑栓塞就有反复发生的可能。
1.脑栓塞治疗
治疗原则与脑血栓形成治疗原则基本相同,主要是改善循环、减轻脑水肿、防止出血、减小梗死范围。注意在合并出血性梗死时,应停用溶栓、抗凝和抗血小板药,防止出血加重。
2.原发病治疗
针对性治疗原发病有利于脑栓塞病情控制和防止复发。有心律失常者,予以纠正;对感染性栓塞应使用抗生素,并禁用溶栓和抗凝治疗,防止感染扩散;对脂肪栓塞,可采用肝素、5%碳酸氢钠250ml静脉点滴,每日2次或10%乙醇溶液500ml静脉点滴,有助于脂肪颗粒溶解;空气栓塞者可进行高压氧治疗。
3.心源性脑栓塞治疗
有大面积脑梗死,明显脑水肿,应使用脱水药,但患者多有心功能不全,脱水药应适当减量,注意心功能情况。发病3小时以内可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药(t-PA)静脉溶栓;在发病6小时内可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不应用动脉溶栓。房颤或有再栓塞风险的心源性疾病、动脉夹层或高度狭窄的患者可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预防再栓塞或栓塞继发血栓形成。最近研究证据表明,脑栓塞患者抗凝治疗导致梗死区出血很少给最终转归带来不良影响,治疗中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并调整剂量。
抗凝药物用法见前述,抗血小板聚集药阿司匹林也可试用。对心房纤颤、心肌梗死、二尖瓣脱垂可用华法林作为二级预防药物,华法林的剂量强度控制在INR 2.0~3.0,可减少出血的风险。
脑栓塞预后与被栓塞血管大小、栓子数目及栓子性质有关。脑栓塞急性期病死率为5%~15%,多死于严重脑水肿、脑疝、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所致脑栓塞预后较差,存活的脑栓塞患者多遗留严重后遗症。如栓子来源不能消除,10%~20%的脑栓塞患者可能在病后1~2周内再发,再发病死率高。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