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6-02-26   来源:中华康网   

  骨质疏松经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很多人都认为是由于老年人年龄大了,吸收差而引起的。其实不然,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的情况有很多种,如他们内分泌失调、骨代谢差、运动少等等一些原因引起的。下面就让小编给我们来具体讲一下引起老年人骨质疏松疾病的原因。

  1、内分泌紊乱。临床资料证明,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尤绝经期后的妇女多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亦可发生骨质疏松,或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2、骨代谢失调,如钙的摄入减少,或是吸收功能障碍,或是从尿、大便中排泄增加,则易引起由于缺钙所造成的骨质疏松,此时如果再加上内分泌失调(性激素减少),则更易引起骨质疏松症。

  3、缺乏运动。肢体或全身的生理性活动减少,缺少一般的体育锻炼,体力劳动,骨内的血液循环较差,从而骨基质和矿物质减少等一系列因素而引起脱钙及尿钙排出量增加,并导致骨质疏松症。

  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目前在临床上公认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是:

  1、发生了脆性骨折及(或)骨密度低下,脆性骨折是指从等于或低于身高的高度摔倒所发生的骨折。

  2、骨密度检测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价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疗效的良好定量指标。

  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1、临床工作中,骨密度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难以鉴别骨质疏松症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如果患者有其他代谢性骨病、肿瘤相关性骨病或遗传性骨病,骨密度测量值也可能低于正常范围,因此,一定要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

  2、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细致的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之可能。

  3、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肿瘤导致的骨质疏松症是最危险的。

  4、只有明确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给予正确的针对病因的治疗,才能够避免延误病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完善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常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定?

  多种疾病可以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原因:钙和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内分泌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病、慢性肝肾疾病、胃肠疾病致吸收不良、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相关骨病、长期制动、器官移植术后、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

  温馨提示:文章中介绍的发现骨质疏松疾病大家都已经了解了。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做好对这些疾病的预防。这里小编提醒大家,尤其是一些老年朋友,在饮食上一定要多吃一些含钙和维生素比较多的食物,同时要加强身体锻炼。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骨质疏松有什么危害 
骨质疏松症是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代谢骨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是目前世界上绝经后妇女、中老年人中发病率、死亡率及保健费用消耗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