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重庆市忠县召开医改典型经验专题发布会。会上提供的材料显示,2017年全国医疗机构门诊量达81.8亿人次,比2015年增加4.9亿人次,增幅为6.37%;住院量达24436万人次,比2015年增加3383万人次,增幅为16.07%。与此同时,居民就医负担有所减轻,卫生总费用中个人卫生支出比重持续下降。各地是如何在做增量的同时做到减负的呢?其中有哪些创新路径值得借鉴?
科学减负渐显良好收效
2017年9月,重庆市237家公立医院(含部队医院、国企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结束了60多年以药补医的历史。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林介绍,重庆市通过4条途径确保不增加患者负担。
一是降低药价,腾出改革空间,在取消药品加成的同时,实施医保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非医保药品联合议价采购,采购价整体降低10.6%;二是理顺价格,体现医务人员技术价值,实施“有升有降”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439项;三是医保配套,所有价格调升项目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调增部分医保承担了约80%;四是差异化的价格调整和财政兜底,实现医院补偿精准,对价格调整补偿率不足90%的医院,财政以“罚点球”的形式兜底补足到90%。
“诊察费虽然大幅提高,但经医保定额报销后,一级、二级医院普通门诊个人自付分别较改革前下降了每人次1元、1.5元。”周林表示,自去年7月以来,该市改革效果逐步显现,公立医院良性运行,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均出院费用同比下降6%,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下降到29%。
重庆市还实时动态监测医院改革效果,出台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不良执业和不合理用药记分管理办法,探索实行“驾照式”记分管理。同时,重庆市卫生健康委与市纪委联合开展“民生监督暨过度诊疗”专项整治行动,将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大型设备检查率、辅助用药等指标纳入重点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