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与晒太阳

    发布时间:2015-05-20   来源:中华康网   

  适当多晒太阳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方法。因为太阳光中有大量紫外线,紫外线可促使皮肤中的7-脱氧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3。谷物中含有一种称为麦角固醇的物质,被人体吸收后经紫外线照射转变为维生素D2。而维生素D2和D3是骨骼代谢的重要物质,它们能够促进小肠增加对钙的吸收,同时促使骨骼的形成。所以,维生素D2和D3的缺乏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图5-3)。因此,应提倡骨质疏松症患者多晒太阳。有的学者甚至说“补维生素D不如晒太阳”。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骨科张光武

      骨质疏松症患者晒太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在太阳光下暴晒:强烈的太阳光中含有大量紫外线。紫外线作用在皮肤上,可造成皮肤的烧伤,表现为皮肤潮红及表皮水泡,常疼痛难忍。故晒太阳时可用衣物适当遮盖裸露的皮肤,以防止紫外线造成的皮肤烧伤发生。

  (2)不要让太阳光直接照射皮肤:皮肤长期接受紫外线,可使皮肤内大量色素沉着,甚至可能诱发皮肤癌变。因此,晒太阳时最好选择树荫、房檐等地方。这些地方虽然太阳光不能直接晒到皮肤上,但地面反射到人体的紫外线就可产生充足的维生素D2、D3。

  (3)晒太阳时要注意保护眼睛:晒太阳时,特别是夏季阳光充足时,最好准备一副有色眼镜,防止太阳光直接射入眼睛。因为强烈的阳光射入眼睛后,很容易损伤视网膜,造成失明。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骨质疏松有什么危害 
骨质疏松症是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代谢骨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是目前世界上绝经后妇女、中老年人中发病率、死亡率及保健费用消耗较大...